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1世纪我国的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 ,资源严重短缺 ,因此 ,必须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本文阐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介绍了发达国家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经验 ,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
徐冬青
机构地区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5期184-187,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生存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国
荒漠化
法制建设
绿色消费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0
1
李锡海.
经济全球化与环境犯罪[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2,14(2):27-30.
被引量:6
2
马松建.
环境犯罪比较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3):89-94.
被引量:15
3
曹子丹,颜九红.
关于环境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1):26-31.
被引量:18
4
张国新.
科技进步·生态环境·道德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6):18-21.
被引量:2
5
牛文元.
我国生态环境能力建设任重道远[J]
.群言,2002(10):12-15.
被引量:4
6
王露璐,陈悦.
我国环境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32-36.
被引量:8
7
顾光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11):33-35.
被引量:12
8
刘霜,任彦君.
论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及其借鉴[J]
.河北法学,2005,23(3):116-120.
被引量:8
9
蔡守秋.
关于处理环境纠纷和追究环境责任的政策框架[J]
.科技与法律,2005(1):111-118.
被引量:15
10
张世秋,李彬.
关于环境税收的思考[J]
.环境保护,1995,23(9):21-2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0
1
李雪洁,文峰,付景远.
论生态道德与西部可持续发展[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77-78.
2
刘助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16-19.
被引量:1
3
乌恩图,温玫,丁学平,李媛.
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29(2):9-10.
被引量:1
4
任彦君.
论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犯罪控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6-90.
被引量:2
5
任彦君,王艳芳,肖潇.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18(1):86-89.
被引量:2
6
祖彤.
从和谐共存看环境犯罪的预防对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64-66.
被引量:1
7
张秀清.
树立环境道德意识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J]
.全国商情,2012(01X):87-88.
8
王瑜,许丽萍.
关于环境伦理的行政思考[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5):25-29.
9
吴茂江,李永红.
论中学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契合[J]
.固原师专学报,2003,24(3):101-103.
被引量:2
10
许冬香.
环境犯罪的成因分析及伦理对策[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1):27-2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郝同山.
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发展的哲学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5(12):203-204.
2
任红霞.
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从中学化学教育做起[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2B):46-48.
3
陈玉范.
我国环境犯罪存在的原因管窥——以地方政府为视角[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6):81-86.
被引量:2
4
任红霞.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环保意识[J]
.新课程(下),2006,0(8):67-67.
5
刘红蕊.
我国环境犯罪防控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4):16-17.
被引量:2
6
张莉.
环境犯罪中的原因与对策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60-61.
7
郑逸芳,林儒卿,周蓓.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福建省生态道德问题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51-153.
被引量:1
8
刘东伟,王立新.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J]
.大学教育,2013(20):1-3.
被引量:1
9
张涛,卢学强,张彦,刘红磊.
建立环境污染犯罪刑侦技术体系的思考[J]
.环境保护,2014,42(7):53-54.
被引量:6
10
李霞.
浅议我国环境犯罪预防的对策[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5):134-135.
1
徐冬青.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
.市场周刊,2005,18(12):70-71.
被引量:1
2
须俭.
确立科学的发展观[J]
.经济工作导刊,1997(2):25-25.
3
徐冬青.
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
.学海,2005(6):148-150.
被引量:4
4
陈瑞清.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J]
.前进论坛,2004(2):8-9.
被引量:3
5
曹守珍.
经济体制[J]
.求知,1998(9):26-26.
6
张静.
浅议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新疆农业科技,2006(6):3-3.
被引量:1
7
杨俊青.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菲利普斯曲线:新解与启示[J]
.美中经济评论,2005,5(9):17-19.
8
黄华峰,吴清峰.
中国转型过程中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讨论——基于文献的评论[J]
.世界经济情况,2014,0(8):113-117.
9
刘洪寅.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趋利避害的策略选择[J]
.实事求是,2001(1):31-33.
10
陈丽芬.
基于SWOT分析的厦门现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科技,2009,32(7):78-80.
被引量:2
学海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