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ZrO_2超细粉制备过程中粉体团聚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
7
Control Method of Powder Aggregation in the Process of ZrO2 Ultrafine Powde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粉体团聚影响烧结体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对不同的制备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控制措施。
作者
卓蓉晖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
出处
《江苏陶瓷》
CAS
2002年第3期32-33,共2页
Jiangsu Ceramics
关键词
超细粉
制备
粉体团聚
控制方法
二氧化锆
团聚体
烧结体
表面活性剂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13
1
刘继富,吴厚政,谈家琪,朱宣慧.
冷冻干燥法制备MgO-ZrO_2超细粉末[J]
.硅酸盐学报,1996,24(1):105-108.
被引量:26
2
徐跃萍,郭景坤,黄校先.
ZrO_2-Y_2O_3超细粉烧结动力学的研究[J]
.硅酸盐学报,1992,20(1):35-41.
被引量:18
3
陈少贞,陈森凤.
湿化学法制备ZrO_2超细粉的团聚机理、表征及控制[J]
.材料导报,1996,10(3):39-45.
被引量:17
4
张建成,周海丽,陈雅丽,华林娣,沈悦.
醇盐锆水解制备ZrO_2粉体的研究[J]
.硅酸盐通报,1996,15(5):31-35.
被引量:2
5
刘大成.
粉体团聚及解决措施[J]
.中国陶瓷,2000,36(6):33-35.
被引量:23
6
许珂敬,许煜汾.
表面活性剂在制备ZrO_2微粉中的作用[J]
.材料研究学报,1999,13(4):434-436.
被引量:40
7
陈森凤,陈少贞,陈楷.
Yb_2O_3—ZrO_2系超细粉的制备[J]
.中国陶瓷,1996,32(4):4-6.
被引量:1
8
贺振富,郭瑞松,杨正方,袁启明,王红云.
溶胶凝胶法、液相包裹法制备超细ZTM复合粉末[J]
.硅酸盐通报,1996,15(5):28-30.
被引量:6
9
吴建其,卢迪芬,刘杰.
表面活性剂在陶瓷超细粉体制备中的应用[J]
.中国陶瓷,1999,35(3):13-15.
被引量:14
10
安立国,安胜利,刘庆国.
氧化镁部分稳定氧化结超细粉末及其烧结特性[J]
.耐火材料,1994,28(3):140-14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徐跃萍,郭景坤.
共沉淀中反应物浓度、反应过程pH值对纳米粉末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1993,21(3):280-284.
被引量:29
2
葛荣德,赵天从,朱宜惠.
粉末团聚体强度表征的新方法[J]
.硅酸盐学报,1993,21(3):229-235.
被引量:10
3
董众兵,彭辉.
超细粒子与流态化[J]
.化学世界,1993,34(9):415-418.
被引量:4
4
顾燕芳,胡黎明,顾家建,陈敏恒.
冷冻干燥法制备高活性的氧化铝超细粒子[J]
.硅酸盐通报,1994,13(1):21-25.
被引量:19
5
李凤生,刘宏英,裴重华.
我国超细粉体技术研究中一些重要而急待解决的问题[J]
.化工进展,1994,13(3):46-49.
被引量:22
6
高濂,乔海潮.
乳浊液法制备超细氧化锆粉体[J]
.无机材料学报,1994,9(2):217-220.
被引量:31
7
仇海波,高濂,冯楚德,郭景坤,严东生.
纳米氧化结粉体的共沸蒸馏法制备及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1994,9(3):365-370.
被引量:108
8
徐明霞,郭瑞松.
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氧化锆粉末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一)[J]
.无机材料学报,1990,5(1):49-54.
被引量:12
9
迟卓男,李懋强.
陶瓷粉末中团聚体结构表征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1989,4(4):330-335.
被引量:11
10
王相田,胡黎明,顾达,胡英.
超细颗粒分散过程分析[J]
.化学通报,1995(5):13-17.
被引量:81
共引文献
165
1
张桂芳,沈强,张联盟.
单分散氧化铝陶瓷粉体的制备及表征[J]
.航空材料学报,2006,26(4):96-99.
被引量:11
2
卫芝贤,欧海峰,李延斌,李军.
共沉淀法制备超细LaCoO_3中分散剂的作用研究[J]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z1):41-44.
3
庄建文,常爱民,程家骐,庄顺昌,贾真,柳培立.
前驱体反应物浓度对NTC纳米粉体及其热敏电阻特性的影响[J]
.功能材料,2004,35(z1):1012-1014.
4
韩敏芳,李伯涛,彭苏萍.
Y_2O_3稳定ZrO_2纳米细粉性能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S1):29-32.
被引量:3
5
宋森,杨胜林,李光,江建明.
微细导电粉体碘化亚铜在乙二醇中的分散性研究[J]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17(2):215-219.
被引量:3
6
彭新林,龙志奇,崔梅生,崔大立,张顺利,李红卫,张国成.
共沉淀法合成铈锆复合氧化物及表征[J]
.中国稀土学报,2002,20(z3):104-107.
被引量:24
7
李静,范润华,陈德凤,史志成,燕克兰,孙凯,张盟,张瑞寒.
钡铁氧体纳米颗粒的表面活性剂调控制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42(S1):161-164.
8
张庭璇.
纳米科学技术与纳米陶瓷[J]
.电瓷避雷器,1993(1):29-33.
被引量:3
9
赵芳霞,张振忠,刘明.
Ni-P-纳米TiO_2化学复合镀镀液稳定性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4):18-22.
10
赵维,张晓镭,陈佑宁.
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H)的制备及表面改性[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9(4):25-2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4
1
邹兴.
纳米粉制备过程中团聚现象的探讨[J]
.粉末冶金工业,2004,14(5):24-27.
被引量:13
2
刘欣梅,邢伟,阎子峰.
介孔二氧化锆分子筛比表面和孔结构的调变[J]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2):191-196.
被引量:9
3
黄衍初,姜兆春,曲长菱.
饮水除氟剂的应用[J]
.环境化学,1994,13(6):561-567.
被引量:10
4
李召好,李法强,马培华.
超细粉末团聚机理及其消除方法[J]
.盐湖研究,2005,13(1):31-36.
被引量:40
5
仇海波,高濂,冯楚德,郭景坤,严东生.
纳米氧化结粉体的共沸蒸馏法制备及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1994,9(3):365-370.
被引量:108
6
张博,李付刚.
亚氨基二乙酸的生产技术进展[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5,13(9):6-7.
被引量:8
7
相宏伟,钟炳,彭少逸,吴东,范文浩.
超临界流体干燥过程的分析[J]
.物理化学学报,1995,11(1):46-50.
被引量:11
8
胡英顺,尹秋响,侯宝红,王静康.
结晶及沉淀过程中粒子聚结与团聚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5):371-375.
被引量:15
9
刘继进,阮建明,邹俭鹏.
异丙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二氧化钛超细粉[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5):795-799.
被引量:5
10
李霞章,陈志刚,陈建清,陈杨.
醇水法制备纳米粉体原理及应用[J]
.硅酸盐通报,2006,25(2):82-8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7
1
李召好,李法强,马培华.
超细粉末团聚机理及其消除方法[J]
.盐湖研究,2005,13(1):31-36.
被引量:40
2
才庆魁,刘昊,张宁,裘荣鹏,龙海波.
湿化学法合成纳米陶瓷粉体的分散性研究进展[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6):7-11.
被引量:2
3
祝宝军,陶颖,张婷婷,丁莹.
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锆团聚机理研究[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8,36(3):1-5.
被引量:4
4
杨硕,豆小敏,梁文艳,王毅力,林微.
用于除氟的羟基氧化锆粉末的制备与表征[J]
.环境科学,2010,31(7):1520-1525.
被引量:6
5
徐春和,张华,徐旺生.
醇-水盐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工艺研究[J]
.无机盐工业,2012,44(3):57-59.
被引量:1
6
陈文月,尹荃,任树杰,孙鸿曼,李丽,闫海生.
亚氨基二乙酸铜锆催化剂改性[J]
.农药,2012,51(10):724-726.
被引量:1
7
张弛.
基于化学沉淀法合成的纳米氧化锆SEM表征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7):17-18.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储志强,郭学益,张立,田庆华.
钴盐沉淀—热分解法制备超细八面体四氧化三钴[J]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2,40(5):3-6.
被引量:3
2
李玉林.
共沉淀法研制蓝色长余辉发光体[J]
.化工进展,2009,28(S1):223-226.
被引量:1
3
陈滨,吴晓华,李小斌,彭志宏,刘桂华.
在AlCl_3和Al(NO_3)_3-尿素体系中制备Al(OH)_3微球颗粒[J]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6,16(2):116-119.
被引量:1
4
才庆魁,刘昊,张宁,裘荣鹏,龙海波.
湿化学法合成纳米陶瓷粉体的分散性研究进展[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6):7-11.
被引量:2
5
周岩,龚莉,张广玉.
石英砂超细粉碎的团聚机理与抑制方法的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2007(3):88-91.
被引量:1
6
曹瑞军,林晨光,孙兰,赵诣林,刘总,贾成厂.
超细粉末的团聚及其消除方法[J]
.粉末冶金技术,2006,24(6):460-466.
被引量:23
7
孙成林,连钦明,王清发,卢达斌.
2006年中国非金属矿纳米技术现状[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36(5):31-34.
被引量:1
8
甘卫平,甘梅,刘妍.
高能球磨对片状银粉的改性研究[J]
.材料导报,2007,21(F05):325-327.
被引量:27
9
马建伟,陈韶娟,许文娜,刘呈坤,王善元.
The Influences of Ultrasonic on Embedding Nano Particles into Porous Fabric Materials[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24(2):207-212.
10
邢占军,郝乐,仇洁楠,次立杰,任蕾,张萍.
包覆型超细黄色颜料BiVO_4的制备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3):14-17.
被引量:3
1
李永青.
ZrO_2超细粉体的制备及控制其团聚的措施[J]
.河南化工,2007,24(6):7-9.
被引量:2
2
卢德新,李佐宜.
NH_4^+对ZrO_2超细粉性能的影响[J]
.功能材料,1994,25(4):345-349.
被引量:3
3
郭新,孙尧卿,崔昆.
ZrO_2超细粉的烧结及相关过程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1993,8(2):163-169.
被引量:9
4
李军库.
β-SiC含量对碳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J]
.甘肃冶金,2015,37(5):52-53.
被引量:1
5
卢德新,李佐宜,郑安忠.
锆刚玉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4,22(1X):111-114.
6
张海军,王桂红,贾全利,韩非,李素平.
共沉淀制备Y_2O_3/ZrO_2超细粉体[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25(4):37-40.
7
陈少贞,林小莲.
湿法制备ZrO_2超细粉的团聚机理、表征及控制[J]
.佛山陶瓷,1995(4):1-5.
被引量:3
8
李永青.
ZrO_2超细粉在共沉淀过程中颗粒团聚控制的研究[J]
.河南化工,2007,24(1):25-27.
9
高勇,朱建刚,陈森凤.
无团聚Yb_2O_3-ZrO_2陶瓷超细粉的制备[J]
.佛山陶瓷,1996,6(4):8-11.
被引量:1
10
王智慧.
模具结构对烧结体性能影响的研究[J]
.珠宝科技,2004,16(6):13-15.
江苏陶瓷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