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1,共5页
Economic Review
参考文献7
-
1王翼龙.从引用率看美国经济学家排名[J].经济学动态,2001(9):92-94. 被引量:2
-
2Mancur Olson,Scourge of Special Interests, The Economist, March 7th,1998.
-
3[美]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文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
-
5[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
6Mancur Olson, 2000. Power and Prosperity: Outgrowing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Dictatorships.
-
7Mancur Olson, 1998. Scourge of Special Interests. The Economist ,March 7th.
同被引文献94
-
1随付国.奥尔森分利集团理论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116-117. 被引量:4
-
2李学军.中国发展NGO的必要性与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93-95. 被引量:9
-
3赵银红.中国NGO发展的独特历史背景分析[J].求实,2003(z2):108-110. 被引量:12
-
4韩向民,赵斌.奥尔森的国家兴衰理论及其现实性[J].文史哲,1999(5):74-77. 被引量:5
-
5陈治东.论《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观点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9,0(31):31-33. 被引量:2
-
6滕世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对公共物品领域的影响[J].理论前沿,2003(1):43-44. 被引量:5
-
7高尚全.深化政府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J].中国改革,2004(10):8-13. 被引量:12
-
8邓国胜.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J].学会,2004(10):12-18. 被引量:40
-
9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5):57-66. 被引量:62
-
10董明.理性的社会选择何以可能?——简评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6):91-9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8
-
1随付国.奥尔森分利集团理论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116-117. 被引量:4
-
2王慧博.集体行动理论述评[J].理论界,2006(4):81-82. 被引量:7
-
3管清友.曼瑟·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J].上海经济研究,2007,19(8):105-112. 被引量:3
-
4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41-1643.
-
5李纬,刘茜.利益集团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奥尔森经济思想和理论的再认识[J].生产力研究,2009(4):9-13. 被引量:2
-
6李轶男.奥尔森利益集团经济思想脉络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5):81-84. 被引量:3
-
7蒋文能.搭便车、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J].学术论坛,2009,32(11):75-79. 被引量:21
-
8张立国.奥尔森的集团政治思想论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31-34.
-
9朱柏铭,苏丹旦.从“三公”经费看涵盖利益狭隘化[J].学习与实践,2011(8):26-30.
-
10魏晓君.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评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92-9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3
-
1赵天书.企业集团破产程序的选择方案——从价值分歧到利益结构[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4):82-93. 被引量:1
-
2肖云,陈涛,朱治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现象探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2(5):47-53. 被引量:38
-
3李纬,刘茜.利益集团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奥尔森经济思想和理论的再认识[J].生产力研究,2009(4):9-13. 被引量:2
-
4王生博.作为政治社会学议题的集体行动——从结构主义到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5-16. 被引量:3
-
5任杰.在利维坦与私有化之外——探析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之道[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5):291-291. 被引量:1
-
6蒋杰.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法律问题探讨[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9):97-97.
-
7杨茂林.集体行动的成败与国家的兴衰——读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国家兴衰探源》[J].文学界(理论版),2010(8):14-14. 被引量:1
-
8林兴发,江聪.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中的越轨行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63. 被引量:1
-
9张群华.差异公民视角下的农民工体育参与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4):356-359. 被引量:10
-
10钟凯凯.从经济学到政治学: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4):107-109. 被引量:2
-
1陈静.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与韩国经济起飞[J].亚太经济,1997(6):14-17. 被引量:1
-
2鲁明学.诺夫可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3(2):66-71.
-
3尹德洪.伯南克的经济思想述评[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8-10. 被引量:2
-
4马旭东,刘玲.诺思与奥尔森国家理论思想之比较[J].商业时代,2008(26):6-7.
-
5王盛泽.陈云私营经济思想述评[J].福建党史月刊,2010(6):14-17.
-
6陈东琪.良知与责任——刘国光经济思想述评[J].财贸经济,2007,28(8):121-125. 被引量:2
-
7陈龙发.帕累托福利经济学基本思想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2(10):65-69. 被引量:1
-
8穆书涛.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思想述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1):16-19. 被引量:1
-
9姚小娇,吴湘萍.顾准经济思想述评[J].新会计,2016(1):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