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通往小说的路上——著名作家王祥夫访谈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语言是小说的性命。好的语言是平顺的,是家常的李来兵(以下简称李):在当代中国活跃作家群体中,您可以说是一位极富生活气质的作家。您的小说,不论是《上边》、《浜下》、《半截儿》,还是《婚宴》、《客人》、《五张犁》,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蓬蓬勃勃热烈的生活气息,故事本身似乎微不足道,但语言是奔腾的,在奔腾中形成一种天然的磁性的力量,带动阅读向前狂卷,语言本身形成了"事",在那里活跃,我把这归结为语言的魔力。您似乎特别钟情于在"生活结实而琐屑、平庸又巨大的细节"上泼猛墨,下狠笔,印象上是语言前位,故事后位,读刘庆邦的小说没有这种感觉,读王安忆的小说也没有这种感觉。刘庆邦的小说给人的感觉,是生活简单化了,生活在小说中只体现为事件的质地,王安忆则更多的是一种思想表征,从色调上说,也是简单的。这种语言的危险在于,稍有把握不慎就容易陷于"拉胡琴"的沉闷境地,但目前您的诸多作品中,尚未出现这种苗头。我想知道的是,您是怎么把握或说创造性地形成这种语言的独特气象?这似乎和地域没有关系,而纯粹来自文化的内在积淀,或说,是和热爱生活进而表达生活的情感深度有关?王祥夫(以下简称王):语言是小说的性命,请你仔细想一想"性命"这两个字。
出处 《滇池》 2006年第10期32-37,共6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