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语义学辨析谚语和歇后语的功能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语义学角度分析了谚语和歇后语在语言系统中所执行的不同功能,认为谚语是表达某种经验和道理,表现出语言的以真实性为基础的概念功能,而歇后语则是侧重于描述一种情状,主要表现语言以“辞趣”为本位的美学功能。
作者
李霞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民间文学论坛》
1998年第3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谚语
歇后语
功能
语义分析
分类号
C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6
1
马启红.
山西文水、太谷方言传统节日饮食类语汇文化信息解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85-88.
被引量:5
2
程达明,黎运汉.
试谈歇后语[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9(Z1):35-45.
被引量:1
3
余友三.
论歇后语的倒编及其格式[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2(4):91-94.
被引量:2
4
王今铮.
歇后语的修辞和语法结构[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4):12-13.
被引量:4
5
谭永祥.
歇后语研究中的几个理论误区[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3(2):25-31.
被引量:6
6
杨希平.
漫谈英语中的歇后语[J]
.外国语言文学,1996,15(1):20-22.
被引量:8
7
李行健.
关于“歇后语”的规范问题[J]
.汉语学习,2001(4):34-36.
被引量:9
8
李小平.
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30-35.
被引量:16
9
温端政.
“中国俗语大全”前言[J]
.语文研究,2004(2):4-8.
被引量:13
10
徐志民,刘裕莲.
歇后语与隐喻[J]
.修辞学习,2005(6):44-4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7
1
刘文欣.
谚语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功能[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3):72-73.
被引量:4
2
郑继娥,胡明亮.
论歇后语的系统功能[J]
.语文研究,2008(2):17-20.
被引量:5
3
曹传锋.
浅谈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及语法功能[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50-52.
4
袁圣敏.
方言谚语结构语义探析[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1):25-30.
被引量:4
5
余芬.
歇后语的语义功能[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118-120.
被引量:1
6
陈长书.
试论现代汉语歇后语的分离性和同一性问题[J]
.辞书研究,2012(6):30-36.
被引量:5
7
陈长书.
现代汉语歇后语结构的动态考察[J]
.励耘语言学刊,2014(2):78-9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陈长书.
当前对固定语现象应有的认识和研究维度[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6):119-129.
被引量:1
2
袁圣敏.
方言谚语结构语义探析[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1):25-30.
被引量:4
3
余芬.
歇后语的语义功能[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118-120.
被引量:1
4
吴春波,刘云.
湘乡方言俗语的语义认知规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12):72-75.
被引量:1
5
吴春波,刘云.
湖南湘乡方言俗语初探[J]
.学习月刊,2011(24):48-50.
被引量:2
6
张文彦.
公安语言教学中歇后语的逻辑识别运用[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6):45-50.
7
陈长书.
现代汉语歇后语结构的动态考察[J]
.励耘语言学刊,2014(2):78-96.
8
刘瑛.
民族方言变迁与发展的美学特征分析——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为例[J]
.三峡论坛,2015(1):64-67.
9
杨振华,魏建亮.
论歇后语的建构理据[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774-778.
10
陈长书.
歇后语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动态特点[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2):148-156.
被引量:5
1
王文,李振.
中国智库评价体系的现状与展望[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4):20-24.
被引量:15
2
张德明.
论文学语言的特点[J]
.东疆学刊,1992,9(2):16-22.
3
《汉语修辞美学》出版[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3):282-282.
4
田汉.
Coevolution WithCity与城市协同进化[J]
.安家,2007(1).
5
陆自荣,徐金燕.
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J]
.广东社会科学,2014(1):214-221.
被引量:13
6
张鹄.
论丑[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4):70-74.
被引量:4
7
潘庆云.
“消极修辞”研究大有可为[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3(1):100-105.
被引量:3
8
王一川.
语言神话的终结——王朔作品中的调侃及其美学功能[J]
.学习与探索,1999(3):110-115.
被引量:12
9
关淑云,王娜.
家电产品英文说明书的语篇功能分析及特点[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65-66.
被引量:2
10
张红梅.
论跨文化交际中隐含意图的处理方法[J]
.电影文学,2008(12):130-130.
民间文学论坛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