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曲艺、民间节日和民族服饰等。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取如下举措:一是达成共识,全民保护;二是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三是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四是制定地方性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五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是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八是保护濒危艺种和艺人。要使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得以传承,首先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传承人制度;其次是要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最后是要把非物质文化纳入教学内容。研究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能让更多的人利用乌江流域独特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06年第6期82-87,共6页 Folk Culture Foru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区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批准号"04XSH009")中期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9

  • 1兰一方.大方漆器今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0,10(4):157-159. 被引量:6
  • 2吴逢明.贵州民间剪纸漫谈[J].贵州文史丛刊,1995(5):37-40. 被引量:3
  • 3[1]乔兰.民间艺术谁继承[N].人民日报,2002-12-18(6).
  • 4[2]李舫.抢救一个民族的记忆[N].人民日报,2004-07-09(9).
  • 5[3]江山.抢救满族说部[N].人民日报,2004-08-20(9).
  • 6[4]谭粤红.云南要给民族民间文化"上户口"[N].中国文化报,2003-03-25(1).
  • 7[5]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N].贵州日报,2002-08-02(3).
  • 8[6]陈启海.长阳全力抢救土家文化"活化石"[N].湖北日报,2002-05-22(4).
  • 9[4]岳跃强,周涛.湘西自治州入选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N].潇湘晨报,2004-11-01.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116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