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1,14,共4页
Shandong Education Research
参考文献19
-
1盛群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五种类型[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2):55-61. 被引量:5
-
2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60-67. 被引量:86
-
3吴黛舒.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再追问[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61-65. 被引量:21
-
4霍秉坤,黄显华.课程行动研究模式之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8(4):21-30. 被引量:7
-
5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3):76-87. 被引量:34
-
6李春玲.相互倚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念——杜威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核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10-21. 被引量:7
-
7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22-35. 被引量:29
-
8刘良华.教育行动研究──解释学的现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1):5-10. 被引量:20
-
9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4):1-6. 被引量:339
-
10蔡清田.《透过行动研究,实施九年一贯课程,进行学校本位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月刊,.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张嘉育 载课程与教学学会.认识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学校本位课程与教学创新[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
2刘润牛 黄显华.强迫普及教育实施后香港课程设计的发展.强迫普及学校教育:制度与课程[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
-
3吴刚平.论校本课程开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2000..
-
4[法]皮埃尔·布迪厄 [美]华康德著 李猛 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342页.
-
5可参阅本人拙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160页
-
6(美)杜 威(Dewey,J.)著,单中惠编.杜威传[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
7[美]詹姆士(James,W·) 著,庞景仁.彻底的经验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
8[美]杜威(Dewey,J·) 著,赵祥麟,王承绪 编.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
9[美]杜威(J·Dewey) 著,付统先.经验与自然[M]商务印书馆,1960.
-
10魏善春.叙事行动研究: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54-5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588
-
1马雨露.教师研究课堂探析——特点把握、问题透视与应对之策[J].郑州师范教育,2021,10(5):26-30.
-
2康绍芳,徐旭烨.连续与断裂:教育知识扩散路径的早期探索——基于《美国学校董事会杂志》的研究(1894-1920)[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3):128-136.
-
3金子钰,杨小草.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对外汉语教学行动研究——以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汉字文化,2023(11):86-89.
-
4程金,范明林.行动研究模式下社会工作实习小组督导的本土实践——以S大学MSW实习督导为例[J].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1):33-48.
-
5袁梦雪.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PDS教师教育模式的视角[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3):79-81.
-
6侯彦斌.略论教育理论原创与区域教育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14-116. 被引量:1
-
7谢武纪,张亚能.发现与生成:现代教育研究的基本走向——对教育学原创的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1):22-26. 被引量:1
-
8孙传远.寻找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J].现代教育论丛,2008(4):2-6. 被引量:1
-
9桑爱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必要分离[J].文教资料,2008(20):82-83. 被引量:1
-
10杨庆国.主体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关键[J].文教资料,2007(27):79-81.
同被引文献70
-
1申继亮.教师研究十年回顾[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z1):24-31. 被引量:4
-
2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5-11. 被引量:28
-
3张秋凌.“行动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3):17-21. 被引量:7
-
4丁锋.改进我们的行动──行动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5):99-103. 被引量:4
-
5张玲玲,刘永芳,张茜.行动研究——欺负干预的适宜运作模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33-35. 被引量:3
-
6彭钢.校本研究:基本规范与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25(7):84-88. 被引量:21
-
7杨淑娴.行动研究之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3):43-45. 被引量:2
-
8赵蒙成.教育学的迷惘[J].读书,2001(5):93-95. 被引量:37
-
9李培东.行动研究模式的形态及发展[J].固原师专学报,2005,26(5):102-104. 被引量:2
-
10苏绣冠,吴继霞,范晓晖.实施同伴评估:一个行动研究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6):119-12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7
-
1柳夕浪.“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2005,26(1):52-57. 被引量:19
-
2俞宁.行动研究批判[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1-104. 被引量:2
-
3彭云.试析小学教师对“教师研究”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1(8):84-86.
-
4汪树林.返本归原,踏上“回家的路”——关于“教师研究”的多维检视[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08(12S):12-16. 被引量:1
-
5孙薇薇,王燕.中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学干预:行动研究视角下的反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30-136. 被引量:1
-
6柳夕浪.建构积极的“教学自我”——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49-53. 被引量:19
-
7柳夕浪.教师研究的失范与规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20-23.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52
-
1陈雨亭.评我国内地中小学教师进行的教育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4):15-17. 被引量:1
-
2杨永贵.科研兴校是中小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4):76-78. 被引量:1
-
3邢蓉,宗恒.试论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34-36. 被引量:2
-
4罗琳.让教师享受学校生活的幸福[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12):24-26.
-
5李德林.当前教师教学研究的质疑[J].当代教育科学,2005(20):43-47. 被引量:3
-
6李润洲.叙事研究与教师角色——兼答叙事研究到底是谁的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6):41-44. 被引量:5
-
7李德林.教师教学研究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06(5):29-31.
-
8陈雨亭.以教师研究促进中小学创新环境的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6):31-33. 被引量:1
-
9李方安.教师研究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4):41-46. 被引量:6
-
10苏峻.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高师本科生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65-6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