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黄梅戏“多祖现象”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黄梅戏的早期唱腔曲调主要分属于采茶戏、花鼓戏、莲花落和渔鼓道情系统,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来源。安庆宿松、湖北黄梅、江西九江、南昌等地流行的采茶戏同属一类,它们由采茶歌(或采茶调)发展而来,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一个皖、鄂、赣采茶戏流行圈;花鼓戏源于说唱曲艺,与花鼓、灯戏以及采茶戏等歌舞表演密切相关,对黄梅戏有相当的影响;"道情"和"莲花落"分别出于道家乐曲和佛教音乐,为早期黄梅戏艺人所吸收,并溶入黄梅戏唱腔中。不同的唱腔曲调来源表明,黄梅戏存在明显的"多祖现象"。
作者 王平 时新中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3X期100-102,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黄梅戏的传承与改革>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07BB19)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8

  • 1张宇俊,黄玉英.赣南客家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的风格特点[J].农业考古,2009(3):178-180. 被引量:6
  • 2李峰.凝视黄梅戏艺术——访戏曲音乐家时白林先生[J].人民音乐,2006(11):11-13. 被引量:4
  • 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25页.
  • 4《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332页
  • 5程演生.皖优谱[M].上海:世界书局,1939:8.
  • 6时白林.黄梅戏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3.
  • 7陆洪.黄梅戏源流[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6.
  • 8怀宁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怀宁县志.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1996.636.
  • 9时自林.口述资料.采访人:李峰.地点:安徽合肥时白林家中采访时间:2006.
  • 10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