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机遇思想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43-48,112,共7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4
-
1《科学的唯物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
2《思想集》第162节.
-
3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
4《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共引文献32
-
1涂成林.西方历史哲学的现代转向[J].学术研究,2003(12):47-52. 被引量:1
-
2邓京力.向历史学特性的回归──历史认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J].史学月刊,2000(6):5-12. 被引量:8
-
3余伟.试论柯林武德对“末世论”的批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4(4):77-84. 被引量:2
-
4陈立新,景德祥.“历史学”何以可能——海德格尔的追问[J].史学理论研究,2002(3):19-29.
-
5王敦书,王以欣.古希腊人的“神话—古史”观和神话与历史的相互融合[J].史学理论研究,2000(2):133-139. 被引量:10
-
6张耕华.试论历史叙事中的想象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2005(4):103-109. 被引量:19
-
7庞卓恒,王京春.移情的发生机理、活动主体及其认识论含义[J].学海,2006(2):140-145. 被引量:5
-
8程世和.先秦两汉士人“从周”、“崇汉”文学主题之演进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20-27.
-
9孙金玲,周国柱.成人高教历史教学中的美育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6(6):154-155.
-
10陈立新.从存在根基看唯物史观与史学的内在会通[J].史学理论研究,2006(4):118-125. 被引量:3
-
1房良钧.中国古代机遇思想[J].天津社会科学,2002(1):62-67.
-
2王现伟,李海峰.本体论的原像及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多义性[J].兰州学刊,2012(9):13-17.
-
3房良钧.机遇思想的历史轨迹[J].开放导报,2004(4):87-91.
-
4高峰强.论后现代视界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研究法则的超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4):66-70. 被引量:2
-
5陈波.评本格对辩证法的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37-41.
-
6舒玲.被误解的辩证法——评本格《对于辩证法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1):333-341.
-
7顿新国,宋荣.命题的本格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49-51. 被引量:1
-
8天蝎小猪.2016年度“黄金的本格”推理书单出炉[J].岁月(推理)(下半月),2017,0(1).
-
9国秀琴.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蕴涵[J].求索,2007(11):136-137. 被引量:3
-
10舒国滢.决疑术:方法、渊源与盛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2):5-21. 被引量: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