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石洪的运动规律及其防治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石洪是在土石山区形成的含有大量土砂块石“超饱和”状态的急流。而“超饱和”状态的形成实质上是除水流的冲力外还有一定程度的重力作用。多数实际测定的结果,在石洪中土砂石块等固体径流物质一般含量大于40%,容重常在1.6吨/立方米以上。所以,比较确切来说,石洪是在土石山区由降雨(或融雪水)引起的,土砂块石处于超饱和状态的急流。 石洪和山洪不同,已经不完全是水流冲带土砂等固体径流物质流动,而是水和土砂块石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流动,具有一定的直进性和相应的爬坡能力,有明显的阵性(脉动或称地垒式移动)性质,分选作用不明显,从而当其停止时土砂块石基本上按原来结构堆积,尤其当在沟口有平坦宽阔的地形条件时,就形成大小块石间杂存在具有显著特点的扇状堆积物。 所以石洪是突然发生,来势凶悍,运动时间短,破坏力大,常造成毁灭性的严重灾害。 在我国辽西山地叫作“山啸”,承德一带山地叫做“山洪暴发”,燕山山地叫作“龙拔”,太行山区叫作“放水炮”或“出浆子”,江南部分地区叫作“起蛟”,川滇山区叫作“走龙”或“走蛟”。
作者 关君蔚
出处 《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1979年第1期9-29,共21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8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