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思考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思考张明军,陈少晖长期以来,发生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被史学界多数论者看作是胡适向马克思主义发动的“猖狂进攻”,其实质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与胡适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两种敌对思想体系的大...
作者
张明军
陈少晖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X期36-40,共5页
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问题与主义
李大钊
胡适
“根本解决”
统一战线
五四时期
实验主义
社会革命
社会问题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2
1
董国强.
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对争论性质的再探讨[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99-104.
被引量:9
2
孙晓飞.
“五四”前后胡适实用主义影响评议[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266-269.
被引量:2
3
张艳国.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反思[J]
.史学月刊,1999(3):8-13.
被引量:3
4
陆剑杰.
中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哲学研究,1999(11):22-31.
被引量:16
5
周云.
从“科玄论战”看20年代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思潮[J]
.社会科学辑刊,1999(6):108-113.
被引量:2
6
倪培强,池中莲.
也谈“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其影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2):3-9.
被引量:4
7
范耀登.
试论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争对立中的同一[J]
.广东社会科学,1998(2):70-75.
被引量:2
8
李庆.
胡适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
.近代史研究,1986(5):177-185.
被引量:7
9
邓野.
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J]
.近代史研究,1985(6):253-257.
被引量:11
10
郑俊武,邓星华.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1998(1):36-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王涛,陈鹏.
近十年五四时期实用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24-28.
2
熊吕茂.
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论争研究述评[J]
.岭南学刊,2007(1):54-56.
被引量:1
3
王昆.
再谈“问题与主义”之争[J]
.黑龙江史志,2011(11):31-32.
被引量:2
4
卢毅.
新思潮激荡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J]
.党史文汇,2012(3):4-10.
被引量:1
5
刘德军,刘茂旺.
改革开放以来“问题与主义”研究述论[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1):1-6.
6
郑东升.
近十年来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研究综述[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34-3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田露.
蓝公武与五四前后的《国民公报》副刊[J]
.鲁迅研究月刊,2010(2):81-89.
被引量:1
2
周保平.
中西融合是世界艺术建构的根基——以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为例[J]
.探索与争鸣,2011(6):75-77.
被引量:1
3
郑端.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的再解读[J]
.高校理论战线,2011(8):33-37.
被引量:5
4
高正礼.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4):373-378.
被引量:4
5
卢毅.
新思潮激荡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J]
.党史文汇,2012(3):4-10.
被引量:1
6
刘德军,刘茂旺.
改革开放以来“问题与主义”研究述论[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1):1-6.
7
刘竹颖.
探究溥仪与胡适的见面[J]
.青年文学家,2016,0(9X):194-194.
8
任会来,张丽丽.
试论胡适与“问题与主义”之争[J]
.作家,2013,0(06X):185-186.
1
马烈.
胡适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9):49-51.
被引量:1
2
王志丰.
高等教育研究:“‘问题’与‘主义’”及“三重门”[J]
.大学(研究),2010(12):88-93.
3
刘程渊,黄卉.
还“问题与主义”之争以本来面目——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相关论述的质疑[J]
.中学历史教学,2016(5):30-33.
4
丁淑玲.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
.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4):56-56.
5
严志锐.
从高考历史思考历史教学[J]
.文理导航,2016(1).
6
吴世军.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体会[J]
.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4,12(2):14-14.
7
饶小琴.
贴近现实 贴近生活——价值取向的再次回归[J]
.历史学习,2004(7):15-16.
8
虎维尧.
鲁迅讽刺胡适了吗?[J]
.语文学习,1995,0(3):14-15.
9
张海波,杨兆山.
“问题”与“主义”:论教育研究前提的合理性[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2):46-50.
被引量:4
10
叶大伟.
对语文教学的历史思考[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0(6):115-115.
许昌学院学报
1995年 第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