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韩国影视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韩国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企图把自己塑造成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使韩国成为儒家文化的真正继承者,也就是儒家文化圈的领头羊。通过影视剧来宣传他们理念,是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掠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在影视剧方面对韩国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来维护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
作者
曲文波
机构地区
中央党校科社部
出处
《湘潮(理论版)》
2007年第8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行政人格
塑造
分类号
G131.2 [文化科学]
J993.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http://www.digi591.com/ysyl/54124.html .
同被引文献
41
1
林移刚.
当代韩国影视业崛起的原因探析[J]
.电影文学,2007(24):3-4.
被引量:3
2
于胜利.
“韩国病”的文化因素[J]
.当代韩国,1994(3):11-13.
被引量:6
3
刘永波.
从“吸收统一”到“和解包容”——韩国对朝鲜政策转变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1,10(1):61-63.
被引量:4
4
王义桅.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理解韩国外交[J]
.国际论坛,2005,7(6):17-20.
被引量:11
5
温朝霞.
对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的思考[J]
.岭南学刊,2006(1):96-98.
被引量:4
6
崔俊植.
对韩国文化的根本理解[J]
.当代韩国,2006(2):60-65.
被引量:9
7
禹守根,汪伟民.
韩国在六方会谈中的多重平衡外交[J]
.东北亚论坛,2006,15(5):108-111.
被引量:1
8
温朝霞.
韩国影视剧的跨国传播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8(5):90-93.
被引量:4
9
詹小洪.
“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J]
.当代韩国,2007(1):68-73.
被引量:7
10
温朝霞.
论日韩影视剧的跨国传播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影响[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1):24-3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林昆勇.
影视业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形态[J]
.中国青年科技,2008(3):10-14.
2
陈曦轶,孔祥彬.
韩国影视文化作品剽窃我国文化现象析因[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112-115.
被引量:5
3
郭锐,凌胜利.
民族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3):150-159.
被引量:9
4
温朝霞.
论文化传播中的抗“韩流”现象[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6(3):17-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陈晨.
浅析韩剧在韩文化外交中的作用——以韩剧《大长今》为例[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5):127-128.
2
张小晶.
美、韩影视作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启示[J]
.商情,2010(34):122-123.
3
凌胜利,郭锐.
反美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41-146.
被引量:2
4
赵永生,程勇凌.
高层悬挂结构减振系统的风洞实验分析[J]
.工业建筑,2000,30(4):31-33.
被引量:6
5
温朝霞.
论文化传播中的抗“韩流”现象[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6(3):17-21.
被引量:1
6
刘宝全.
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J]
.当代韩国,2014(1):67-81.
被引量:12
7
郭锐,刘依函.
当前韩国民族主义对中韩关系的现实影响及我国对策[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29-38.
被引量:3
8
魏艺宣.
韩国民族主义的建构与重构——兼论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韩国对中国朝鲜族的态度转变[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4(5):37-40.
9
周艳艳.
略论韩国影视文化中的社会人文教育意义[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3):107-109.
被引量:1
10
吴宇.
嵌入与自主:国家治理模式对群体性外交冲突处理的影响[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32(6):95-113.
1
李静.
韩国影视与中国大众文化消费[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6):131-133.
2
阿计.
国外文化立法管窥[J]
.民主与法制,2016,0(24):24-25.
3
楚卫华.
韩国电影之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启示[J]
.电影文学,2006(2):4-5.
被引量:1
4
任晓燕,任晓鸿.
韩国影视中儒家思想对我国影视剧的启示[J]
.电影文学,2009(3):28-29.
被引量:1
5
祝兴思.
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J]
.青年科学(下半月),2014(1):128-128.
被引量:1
6
任莉.
文化视閾中的艺术设计[J]
.大家,2012(12):66-67.
7
赵小青.
“韩流”过后看什么[J]
.文化月刊,2003,0(9):23-26.
8
李昕.
“韩流”挡不住[J]
.世界知识,2004(16):60-61.
9
邹穗晞.
影视作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优势及策略分析[J]
.现代视听,2015,0(1):39-42.
10
李天一.
韩剧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冲击——以韩剧对国产剧的冲击为例[J]
.视听,2016(6):56-57.
湘潮(理论版)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