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走向政治的草根:陕北秧歌的战时形象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陕北秧歌这一陕西民间的草根文化,在陕北的黄土地上闹腾了千百年,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和地方性,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态势。随着共产党的进驻和抗战的爆发,在"动员全民抗日"的政治动员下,陕北秧歌也因此得到彻底改造,最后成为了动员群众抗战的主要手段。
作者
周后英
王华
机构地区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民俗学
出处
《湘潮(理论版)》
2008年第5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陕北秧歌
政治
抗战
形象
民族认同
分类号
J722.211 [艺术—舞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韩晓莉,行龙.
战争话语下的草根文化——论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J]
.近代史研究,2006(6):90-105.
被引量:30
2
文贵良.
秧歌剧:被政治所改造的民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103-108.
被引量:13
3
舒强.新歌剧表演的初步探索[M]新文艺出版社,1952.
4
哈华.秧歌杂谈[M]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孙晓忠.
抗战时期的“集体创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138-156.
被引量:14
2
陈思和.
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
.上海文学,1994,0(1):68-80.
被引量:245
3
王光东.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J]
.当代作家评论,2002(6):56-64.
被引量:6
4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5
赵树理 靳典谟.秧歌剧本评选小结[A]..赵树理全集:第四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6
赵超构.延安一月[A]..赵超构文集:第二卷[C].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7
军法处通讯小组.钟万财起家的经过[N].解放日报,1944—3-19.
8
午人.安塞群众在春节中组织秧歌三十余队内容形式革新获得群众赞美[N].解放日报,1943—2—24.
9
吴晓邦.我爱陕北秧歌舞[A].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
布迪厄 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
41
1
王潞伟,孙星雨.
《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概述[J]
.中华艺术论丛,2021(1):269-280.
被引量:1
2
杨馥宁,王铮,张珺敏,贾靖湉.
基于知识图谱的“延安戏剧”研究进展分析[J]
.知识管理论坛,2023(6):526-539.
3
王潞伟.
山西潞城大众剧团账簿考述[J]
.戏曲研究,2021(4):233-247.
4
郑立柱.
戏剧调适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31-143.
被引量:7
5
牛秋实,王先明.
20世纪前期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J]
.江海学刊,2009(1):164-171.
被引量:3
6
肖振宇.
民间狂欢: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J]
.社会科学战线,2009(7):148-151.
被引量:1
7
李静.
关于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104-110.
被引量:5
8
牛建立.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二流子”改造[J]
.中共党史研究,2010(2):94-100.
被引量:7
9
任放.
近三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以乡村史研究为中心[J]
.史学月刊,2011(4):27-40.
被引量:8
10
逄增玉.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秧歌剧与审美意识形态[J]
.文艺争鸣,2012(4):47-5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8
1
史晓霞.
延安时期秧歌运动概观[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22(2):7-9.
被引量:4
2
薛晓旭,郝磊.
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解读[J]
.文教资料,2008(33):77-78.
被引量:1
3
刘庆锷,魏树仁,吕振波.
试谈陕甘宁边区的戏剧创作[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65-74.
被引量:3
4
徐柏森.
论抗战戏剧的功能、形态及其历史影响——对新四军在盐城期间有关戏剧活动史实的回眸[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4):135-143.
被引量:7
5
安荣银.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上)[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18-23.
被引量:3
6
黄正林.
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
.中共党史研究,2006(2):47-55.
被引量:45
7
黄科安.
戏剧、狂欢与建构中共意识形态的叙事功能——刍议延安秧歌运动的兴起[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
被引量:3
8
韩晓莉,行龙.
战争话语下的草根文化——论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J]
.近代史研究,2006(6):90-105.
被引量:30
9
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化出版社,1983:9.
10
立波.秧歌的艺术性[N].解放日报,1944-03-02(2).
引证文献
2
1
周凯,杜学工,李婷婷.
论延安时期的新秧歌体育运动[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1):26-28.
被引量:2
2
赵法发.
1980年以来国内革命根据地戏剧运动研究综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5(3):65-6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乐.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演剧传统的重塑——以浙东地区为例[J]
.中共党史研究,2016(3):88-95.
被引量:1
2
秦利国.
中共对沁源秧歌改造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8,35(4):33-36.
被引量:1
3
赵法发.
从民间艺人到艺术工作者:以刘志仁为个案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2020,37(6):22-26.
4
樊丽.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与教学策略分析[J]
.榆林学院学报,2022,32(2):83-86.
5
刘玲,吴国斌,李智.
延安时期红色体育研究述评[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6):221-225.
1
陈晶晶.
论新四军时期盐城地区的木刻版画艺术[J]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2):76-78.
被引量:1
2
夏艳萍,张莉,陈爱群.
乡土性特征在四川民歌中的体现[J]
.音乐时空,2016,0(5):26-28.
被引量:1
3
宫平.
川剧《易胆大》的观赏性[J]
.四川戏剧,2008(5):12-13.
4
郭德华.
论豫南花鼓戏的乡土性特征[J]
.黄河之声,2015(7):115-115.
被引量:3
5
安琪.
“地摊戏”启示录[J]
.当代戏剧,1989(6):8-12.
6
张永全.
东北二人转艺术论[J]
.戏剧之家,2010(9):69-69.
7
余海章,戴承元.
任重道远的紫阳新民歌创作[J]
.安康师专学报,2006,18(6):12-18.
8
任玉萍,胡艳珍.
浅析中国民间美术的发生及艺术特征[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86-88.
被引量:9
9
唐思敏.
川剧“玩友协会”成立5周年[J]
.中国戏剧,1993,0(1):23-23.
10
刘思羽.
电影院与国家政治动员——“十七年”中国电影院建设述论[J]
.当代电影,2013(11):52-57.
被引量:3
湘潮(理论版)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