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理论与马克思劳动异化观的承续性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交往理论作为本世纪国际上具有前沿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课题之一,已愈来愈引起社会科学界的广泛重视。交往问题之所以成为时代研究的重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交往的异化。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建立了庞大而精深的理论体系,哈贝马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构建了西方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本章探讨交往和异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轨迹。
作者
王伟
机构地区
广东省嘉应学院
出处
《湘潮(理论版)》
2011年第6期23-23,25,共2页
关键词
交往
哈贝马斯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1
郑越.
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主体间性”的再认识[J]
.学理论,2011(14):223-224.
被引量:1
2
岳宗德.
论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66-68.
被引量:39
3
吴增凤.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改革与开放,2011(10X):69-6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刘艳朋.
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5(3):33-33.
1
陈辉.
实践·交往·人的发展[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11):10-15.
被引量:2
2
王建伟.
新技术革命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J]
.哲学动态,1984(11):11-14.
3
解丽.
符号学和逻辑学的关系[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150-151.
4
梁林.
哲学视野中的人的个性[J]
.理论界,2009(1):107-108.
被引量:1
5
艾恺.
后现代主义批判[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3):55-63.
被引量:13
6
汪怀君,汝绪华.
论现代交往的异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4):43-46.
7
罗学艳.
对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辩证关系的思考[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3):17-19.
8
刘明翰.
要坚持、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6-7.
9
王晓华,张建华.
交往的异化及其扬弃——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现代解读[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6-10.
被引量:1
10
黄盈盈,潘绥铭.
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J]
.新华文摘,2009(18):15-18.
湘潮(理论版)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