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社会转型期耻感的淡化与重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耻感文化,曾极为广泛、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羞耻观念,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强大的控制力。然而,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随着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耻感意识也在逐步淡化,可贵的羞耻之心正在被人们渐渐淡忘。本文试就当代中国耻感淡化的现象及原因作一论析,并提出疗治对策,从而为"重塑耻感"提供一种理性视角。
作者
方园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湘潮(理论版)》
2012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耻感
道德
淡化
转型期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龚利明,吴文龙.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耻感”的缺失与重建[J]
.科技资讯,2008,6(36):223-223.
被引量:2
2
耿丽娟.
谈中华耻感文化[J]
.沈阳大学学报,2007,19(1):107-110.
被引量:4
3
曾云莺.
当前我国耻感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98-103.
被引量:4
4
魏长领.
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根源及其扭转[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96-100.
被引量:35
5
张彩凤,翟德平.
当代中国人耻感淡化的原因及疗治对策[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9,0(2):25-2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葛晨虹.
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J]
.道德与文明,2001(3):19-21.
被引量:56
2
谢学旗.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33-35.
被引量:6
3
[2]Samovar L A,Porter R 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5th editio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10-111.
4
[3]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101-113.
5
[4]Ku Hungming.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35-4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
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3.
9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
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共引文献
43
1
张伏力.
大学生“耻感”现状及其培养[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15(6):64-66.
被引量:5
2
刘娜.
国人信仰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J]
.消费导刊,2010(8):295-295.
3
朱昭霞.
青年道德信仰危机初探[J]
.消费导刊,2009,0(6):251-251.
被引量:2
4
王建新.
论当前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式[J]
.学术论坛,2005,28(9):124-128.
被引量:3
5
路冠军.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公德建设——武汉市民信仰状况调查与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07(2):123-127.
被引量:2
6
何木叶,刘电芝.
诚信建设中的他律观[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41-43.
7
邹兴平,王芝华.
耻感教育:现代道德建设的基础[J]
.湖湘论坛,2008,21(1):83-84.
8
兰国强.
拓展高校道德教育的新途径[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105-106.
被引量:1
9
习蓉晖.
转型期我国道德信仰危机剖析及重构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17-19.
被引量:1
10
陈彩英,刘天信,陈贵霞.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78-81.
被引量:2
1
陈晓杰,王宇飞.
试论耻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长白学刊,2012(2):158-159.
2
范水涛.
耻感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底线[J]
.民族论坛,2006(6):12-13.
3
范水涛.
耻感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底线[J]
.中国职工教育,2006(5):6-6.
被引量:1
4
我们复合好不好[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08,0(4):52-53.
5
伍柳氏.
当代社会“政治冷漠”探因[J]
.江苏社会科学,2008(S1):219-222.
被引量:2
6
贺新春.
社会转型时期耻感的缺失与重建[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117-121.
被引量:6
7
萧惑之.
打铁还需自身硬[J]
.中关村,2013(1):71-71.
8
刘淑娟.
深化司法改革 提高司法公信力[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17(1):10-12.
被引量:3
9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J]
.精神文明导刊,2010(8):5-5.
10
朱洪浪,金艾裙.
耻感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价值考量[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8):62-64.
湘潮(理论版)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