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的目标模式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引导行动,行动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明确、合理的目标,引导人们自觉、理性地实践。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很强的实践性。因而,作为实现目标之规划的目标模式,具有指导与统摄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实践的功能作用,且人权保障与追究犯罪之间的复杂对立统一关系,
作者
白冬
机构地区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刑事法评论》
2006年第2期240-253,共14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人权问题
诉讼权利
程序性权利
司法机关
控辩双方
预则立
审查起诉阶段
司法权力
诉讼程序
职权主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程荣斌.
建设口供制度要走法制化道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3):12-24.
被引量:12
2
程味秋.
两大法系刑事诉讼模式之比较[J]
.比较法研究,1997,11(2):74-80.
被引量:18
3
[苏]列宁(В·И·Ленин) 著,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5.
4
[英]洛克(J· Locke) 著,瞿菊农,叶启芳.政府论[M]商务印书馆,198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2
.《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3
胡文炳著:《折狱龟鉴补》、《草供未可全信》篇.
4
转引《当代中国的审判工作》,(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9-10页.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64页.
6
《关于开展斗争,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人民日报》1955年7月1日.
7
《对北京一个监狱虐待犯人的批示》,《解放日报》1977年11月29日.
8
《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9
《历史的审判》,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280页.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报告》,《检察日报》2000年12月28日.
共引文献
59
1
李生斌.
我国刑事诉论模式及其完善[J]
.学术界,1999(5):60-64.
2
高德道.
刑事诉讼构造新论[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2,14(2):5-9.
被引量:1
3
杨燮蛟.
翻供、逼供与沉默权的法理性透视[J]
.河北法学,2004,22(9):157-160.
被引量:6
4
马力.
论刑事侦查执法理念的重构[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6-30.
5
张硕,刘宇.
试论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5):160-165.
被引量:1
6
蒋秀兰.
正确认识“孤证”,提高诉讼效率——谈刑事诉讼中的孤证问题[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8-51.
被引量:3
7
杨帆.
刑事诉讼的功能:自由与安全之间的平衡[J]
.理论月刊,2006(5):109-111.
8
赵旭光,王勇.
论口供的证明力[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11-17.
被引量:2
9
谢佑平,王珂.
论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应有视角和立场——以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比较为中心[J]
.法学论坛,2006,21(5):57-66.
被引量:4
10
冀祥德.
域外辩诉交易的发展及其启示[J]
.当代法学,2007,21(3):23-30.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8
1
钟朝阳.
论传闻法则的局限性[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128-133.
被引量:1
2
李伟.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几点建议——基于人权保护原则[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67-70.
被引量:1
3
纪格非.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在借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6,69条为背景的研究[J]
.中国司法,2005(4):20-22.
被引量:3
4
沈德咏,江显和.
变革与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引论[J]
.中国法学,2005(5):153-160.
被引量:28
5
余茂玉,曾新华.
关于排除传闻证据的理由、范围和意义的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64-69.
被引量:1
6
孙维萍,陈杰,郝金.
论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移植的环境与制度障碍——兼评直接言词原则的立法贯彻[J]
.政治与法律,2008(7):131-137.
被引量:5
7
贺伟军.
反传闻规则值得借鉴[J]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1):73-74.
被引量:1
8
吴丹红,黄士元.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1):49-60.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2
1
白冬,陈灿平.
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结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12):42-47.
被引量:1
2
刘广三,庄乾龙.
对传闻证据规则的反思——基于对规则本身与引进论者的考察[J]
.证据科学,2009,17(6):680-68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江必新,程琥.
司法程序的基本范畴研究[J]
.法律适用,2012(5):23-35.
被引量:7
2
王冲,孙琳,王云鹏.
新刑诉视野下公诉庭前准备工作研究[J]
.政法学刊,2013,30(6):55-63.
3
熊秋红.
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J]
.比较法研究,2016,30(5):31-44.
被引量:70
4
刘广三,程功.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庭前证言运用探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30(4):16-23.
5
徐拿云.
直接言词原则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8):74-81.
被引量:9
1
群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中国工运,2006(4):1-1.
2
《人大论坛》记者.
在国家蓝图中抢抓贵州机遇[J]
.人大论坛,2016,0(3):18-19.
3
胡开忠.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位分析[J]
.中国版权,2006(6):20-22.
被引量:2
4
李玉赋赴山西河南北京开展送温暖和扶贫工作调研[J]
.中国工运,2016,0(2).
5
姜异康.
努力学习 提高能力 扎实推动『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J]
.新世纪领导者,2011(4):7-7.
6
陈忠禹.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村民自治权保障研究[J]
.福州党校学报,2014(3):34-37.
7
黎国兴.
党课选题应注重“三贴近”[J]
.党课,2011(9):54-55.
8
卢小珏,郭鸣华,李胜.
检察机关:激浊扬清正当时[J]
.当代检察官,2015,0(10):10-11.
9
丁让.
凡事预则立——浅谈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前期工作[J]
.楚天主人,1995(11):8-8.
10
辛祥.
如何讨薪才合法?[J]
.劳动保障世界,2009(3):32-32.
刑事法评论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