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国的不能犯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引言我国通说认为不能犯属于犯罪未遂的一种,即不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是指因犯罪人对有关犯罪事实认识错误而使犯罪行为不可能既遂的情况。不能犯未遂这种未遂类型,主要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工具不能犯与对象不能犯未遂两种。……从主客观统一上看,在一般情况下,能犯未遂往往比不能犯未遂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能犯未遂一般应较不能犯未遂从重处罚。"
作者
陈家林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刑事法评论》
2007年第1期439-468,共30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不能犯
事实认识错误
能犯未遂
主观说
社会危害性
从重处罚
可罚性
既遂
法益
因果关系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4
参考文献
4
1
黎宏.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J]
.法商研究,2004,21(4):91-99.
被引量:32
2
张明楷.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J]
.法学研究,1997,19(6):91-103.
被引量:76
3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法律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日]齐藤信治.《刑法总论》(第三版)[M].有斐阁,1998年版.第43、43-44页.
2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3
[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M].成文堂,2000年版.第395页.第398-399页.第398页.第399页.第398页.第397页.第397页.
4
.日本《最高法院刑事判例集》第16卷第3号[Z].,.第305页.
5
.日本《最高法院刑事判例集>第24卷第1号[Z].,.第168页.
6
[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M].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第64页.
共引文献
164
1
于冲.
论具体危险犯的“结果化”认定[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173-185.
被引量:20
2
陈子平.
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从比较法观点的思考[J]
.中外法学,2021(2):522-543.
被引量:6
3
田宏杰,许成磊.
我国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评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2(4):55-58.
4
陈文健,袁国生.
刑罚轻缓化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37-40.
被引量:1
5
吴光侠.
论主犯的死刑与死缓适用[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6,22(1):88-91.
6
刘四新.
论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二重性[J]
.金陵法律评论,2008(1):143-150.
7
刘艳红,张文.
新刑法的处罚范围评析[J]
.中外法学,1999,11(2):52-58.
被引量:10
8
齐文远,周详.
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反思——兼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J]
.法学研究,2002,24(3):100-110.
被引量:31
9
张明楷.
犯罪论体系的思考[J]
.政法论坛,2003,21(6):25-37.
被引量:48
10
杨书文.
刑事责任评价基点的客观主义及其功能评价[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9(3):15-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9
1
林荫茂.
公众安全感及指标体系的建构[J]
.社会科学,2007(7):61-68.
被引量:44
2
黎宏.
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J]
.法商研究,2004,21(4):91-99.
被引量:32
3
鲁嵩岳.
关于“不能犯”的几个问题[J]
.现代法学,1984,6(3):45-48.
被引量:5
4
张志愿.
论我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J]
.中国社会科学,1982(6):125-134.
被引量:9
5
刘白驹.
关于处理恐吓行为的立法建议[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9(6):32-36.
被引量:3
6
顾肖荣.
危险性的判断与不能犯未遂犯[J]
.法学研究,1994,16(2):64-71.
被引量:11
7
黄卿堆.
不能犯问题研究[J]
.政法论丛,2002(4):41-44.
被引量:3
8
郑军男.
不能未遂犯论争——“客观危险说”批判[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6):142-147.
被引量:11
9
梁上上.
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兼评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J]
.法学研究,2002,24(1):52-65.
被引量:352
10
廖万里.
我国刑法中的不能犯界说——以危险判断学说为基准[J]
.法商研究,2005,22(2):87-9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
1
余向阳,梁博文.
不能犯的可罚性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58-66.
被引量:1
2
张勇.
个人信用信息法益及刑法保护:以互联网征信为视角[J]
.东方法学,2019,0(1):58-67.
被引量:36
3
刘烔.
法益过度精神化的批判与反思--以安全感法益化为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15(6):72-84.
被引量:35
4
黄伟文.
我国不能犯理论的困境与选择——基于德日不能犯理论的启示[J]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7):25-31.
5
胡威.
不能犯理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
.法制博览,2018(14):72-73.
6
马乐.
英美不能犯理论的演进、逻辑与启示[J]
.清华法学,2019,13(1):112-132.
被引量:2
7
陈河源.
试论未遂可罚性基础上的不能未遂[J]
.刑事法评论,2013(1):456-480.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刘珏,陈禹衡.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服务商刑事责任认定研究[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0(10):21-35.
被引量:4
2
王贵松.
论法治国家的安全观[J]
.清华法学,2021,15(2):21-37.
被引量:36
3
张勇,张春雨.
数字安全视角下国家秘密的刑法保护[J]
.河北法学,2023,41(6):70-89.
被引量:1
4
杨曦.
互联网消费信贷中个人征信信息的法律保护[J]
.河北法学,2020,0(3):164-174.
被引量:11
5
潘华杰.
刑法信赖法益适用的类型化模式[J]
.法律方法,2023(3):469-490.
6
何沛锡.
制度型法益的独立性证成及其立法批判功能的丧失[J]
.法大研究生,2021(1):195-215.
7
张梓弦.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法教义学检视——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为切入点[J]
.东南法学,2021(2):163-182.
被引量:15
8
赵炳昊.
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后征信体系的调整与完善[J]
.东方法学,2022(3):43-54.
被引量:16
9
庄艾凡.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最新修正的争议评析与司法适用[J]
.刑法论丛,2022(4):37-82.
10
张娅琳.
公共信用信息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
.秦智,2022(4):43-45.
1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09(12):91-92.
2
张旭明,徐治国.
本案系侵占未遂[J]
.人民检察,1997,0(7):39-39.
3
谢婧.
我国刑法中增设不能犯条款的立法建议——从中日不能犯理论之区别出发[J]
.法制与社会,2007(5):59-60.
4
陈家林.
我国不能犯理论基本立场的再定位[J]
.刑法论丛,2007(1):77-139.
被引量:1
5
赵秉志.
论我国刑法中的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J]
.法学杂志,1985,6(4):25-27.
6
王雪萤.
不能犯理论之我见[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5):67-68.
7
廖万里.
试论我国刑法中不能犯条款之增设[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5):25-28.
被引量:4
8
帅红兰.
“无害控制下交付”中的犯罪形态认定——以毒品犯罪为视角[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2):69-73.
9
刘冰.
论不能犯与未遂犯的界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3):139-141.
被引量:1
10
侯庆奇.
论不能犯与能犯未遂的区分标准[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1):44-46.
被引量:1
刑事法评论
200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