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1935年国民党币制改革的反思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 1935年国民党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财政赤字以及美国“白银政策”的冲击 ,为寻求出路被迫实施的法币制度的改革。文章着重分析了币制改革的原因及条件 ,从而说明1935年的币制改革是中国当时形势及国内外综合因素相结合的结果 ,并且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后果和影响 。
作者
郭秀清
杨晓冬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宁夏大学
出处
《学海》
200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1935年
国民党
币制改革
原因
影响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1
1
[美]阿瑟·恩·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83、281、“3—244、266、318、282、545页.
2
《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关于发行法币宣言》.
3
《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参考资料》(二).第310-313页.
4
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1935,.
5
《中国金融研究》,第89、40页.
6
历史档案,1982,(2):66-66.
7
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第245页.
8
《中国银行年报》1937年4月2日,第27页.
9
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抗战中的中国经济》,第292页.
10
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页.
共引文献
1
1
郑会欣.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对华北走私问题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3,20(4):92-9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2
1
吴景平.
英国与1935年的中国币制改革[J]
.历史研究,1988(6):174-189.
被引量:13
2
朱绍文.
日本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对我国东北的经济掠夺(1931—1945年)(续)[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75-94.
被引量:7
3
柳蕴琪.
略论1935年前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货币权的斗争[J]
.贵州社会科学,1999(5):93-98.
被引量:2
4
黄正林.
边钞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事业——边钞问题研究之一[J]
.近代史研究,1999(2):194-225.
被引量:20
5
李信.
简论在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问题上中日两国的矛盾与斗争[J]
.学海,1998(3):100-103.
被引量:1
6
吴玉文.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62-64.
被引量:6
7
钟小敏.
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与英美日关系探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20-25.
被引量:3
8
姚会元.
论法币改革[J]
.学术月刊,1997,29(5):55-61.
被引量:7
9
郑会欣.
日本帝国主义对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的破坏[J]
.近代史研究,1986(1):272-284.
被引量:7
10
黄如桐.
一九三五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J]
.近代史研究,1985(6):94-11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李家智.
1935年币制改革对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126-129.
被引量:4
2
季荣臣.
略论国民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4):136-140.
被引量:1
3
徐锋华.
近二十年来法币改革研究综述[J]
.民国档案,2007(3):130-138.
被引量:5
4
申成玉.
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181-183.
被引量:3
5
杨昌儒,王俊.
中共革命时期创立红色金融的实践与历史经验[J]
.时代金融,2022(11):18-2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梁玉振.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评析[J]
.神州,2014(18):238-239.
2
徐锋华.
近二十年来法币改革研究综述[J]
.民国档案,2007(3):130-138.
被引量:5
3
吴小静.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22-123.
4
申成玉.
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181-183.
被引量:3
5
成圣树,金祖钧.
从民国时期的三次币制变革看当时的通货膨胀[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80-85.
被引量:6
6
刘鹤历.
抗战时期民族地区货币的统一与区内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湘西为例[J]
.兰台世界(上旬),2012(7):95-96.
被引量:1
7
杨赟.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政策研究[J]
.新经济,2015(5):42-42.
8
张亚光,朱紫云,周建波.
近代中国金融恐慌的货币因素与政策启示——基于“白银风潮”和“金圆券”的比较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5(11):157-162.
被引量:2
9
杨雯.
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币改革[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7(7):69-71.
10
聂庆艳.
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中的社会动员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17,37(8):138-146.
1
何勇.
话说美国次贷危机[J]
.党课,2008(11):85-88.
2
王广立.
我国中产阶级投资理财的市场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2):118-119.
被引量:1
3
刘乾坤,王锐.
浙江民间金融寻求出路[J]
.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10):55-59.
被引量:1
4
王钰沛,蒲宝生.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16(31):132-133.
被引量:1
5
俞林.
巨额贸易顺差视角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94-97.
6
贺铿.
“十五”期间要警惕出现财政金融危机和经济滞胀[J]
.内部文稿,2001(8):15-17.
7
董昕.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领券制[J]
.民国档案,2004(1):111-114.
被引量:5
8
杨俊华.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09(3):229-230.
9
诸葛达.
国民党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J]
.浙江学刊,1995(4):119-121.
被引量:2
10
邓欣.
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相比养老保险难的研究[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0(9):30-31.
学海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