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7
-
1胡旭晟.先秦名家学派法律观阐释——以理论逻辑的分析为主体[J].法学研究,1996,18(6):136-149. 被引量:5
-
2王良学.儒家学说对中国历史上民商法经济法的影响(下)[J].新东方,1996,5(4):57-69. 被引量:4
-
3徐忠明.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56-64. 被引量:29
-
4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2(3):54-61. 被引量:42
-
5何勤华.泛讼与厌讼的历史考察——关于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一点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3):10-15. 被引量:22
-
6咏康.《论语》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综述[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3):90-96. 被引量:2
-
7范忠信.贱讼:中国古代法观念中的一个有趣逻辑[J].比较法研究,1989,3(2):62-67.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121
-
1尤陈俊.从当事人的诉讼策略看清代“讼费高昂”书写的话语性特征[J].中外法学,2022,34(3):586-605. 被引量:1
-
2丁国峰,魏春明.试论中国古代调处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74-78. 被引量:1
-
3李显冬,姜涛.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在当代中国的碰撞与融合[J].学习与探索,2006(4):116-119. 被引量:5
-
4刘宗开.论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J].前沿,2002(1):60-63. 被引量:2
-
5刘莉.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困难的原因分析与立法完善[J].文教资料,2006(12):71-72.
-
6王娟.“厌讼”思想考辨——兼论对当今乡村纠纷解决的现实意义[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36-139. 被引量:1
-
7徐忠明,杜金.清代诉讼风气的实证分析与文化解释——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清华法学,2007,1(1):89-125. 被引量:24
-
8刘敏.论传统调解制度及其创造性转化—— 一种法文化学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9(1):57-62. 被引量:42
-
9刘源.刑事诉讼中证人拒证原因及对策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77-80.
-
10唐东楚.我国诉讼文化的乡村视域[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6):22-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5
-
1于语和.《周易》“无讼”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政法论坛,1999,17(3):114-117. 被引量:18
-
2马作武.古代息讼之术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47-51. 被引量:55
-
3徐忠明.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4):56-64. 被引量:29
-
4何勤华.泛讼与厌讼的历史考察——关于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一点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3):10-15. 被引量:22
-
5徐忠明.明清诉讼:官方的态度与民间的策略[J].社会科学论坛,2004(10):40-46. 被引量:33
-
6吴晓霞.论古代中国之厌讼[J].文史月刊,2007(4):51-52. 被引量:1
-
7戴炎辉.中国法制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7.
-
8清·樊增祥.《樊山政书》,金陵聚珍书局宣统二年(1910)版,第381页.
-
9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31.
-
10宋英辉 吴卫军.《中西传统诉讼文化比较初论》[J].诉讼法学研究,2002,1.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李军,陈淑萍.中国传统法律伦理对现代法治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4):60-62. 被引量:3
-
2张福刚.“厌讼”文化与中国检察制度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3):36-40. 被引量:1
-
3关世楚,陈丹妮,何宇,王泽宇,齐萱.法律文化视角下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5(14):223-224.
-
4周良慧.论我国立案登记制度适用中的恶意诉讼防治机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4):44-48. 被引量:1
-
5张楚溪.“厌讼”背后的制度反思[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5):6-7.
-
6尹昱皓,张闯.论农村妇女出嫁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5):28-33.
-
1马雷.世界之交的学术沉思:回顾与展望(续七) 合理性究竟是什么?[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4):11-12. 被引量:3
-
2邬晓燕,纪磊.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解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2):15-19. 被引量:1
-
3邓旭.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和伦理学家[J].科技视界,2014(20):247-247.
-
4LI Kun-mei.Analysis of Anti-languages in Chinese Raps[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14,12(4):276-283.
-
5严火其.李约瑟难题一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2):28-32. 被引量:13
-
6俞敏洪.饭碗对精英的价值[J].科技中国,2014(6):110-110.
-
7闫坤如.现代语境下对科学价值负荷的思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30(5):40-44.
-
8邓建鹏.何为“新法律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0):4-4.
-
9黄正华.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进化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25-29.
-
10吴伟.又见李约瑟[J].中国新闻周刊,2009(18):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