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3月5日,春寒料峭。北京,五洲大酒店,吉林代表团下榻处。印着“Capitalpolice”的警车一辆挨着一辆,车上警察手中的对讲机不停的呼叫着;全副武装的年轻武警警惕的看着来往的行人;挂着武警牌照的黑色轿车不时进进出出;所有进出的人,都要受到严格盘查。“号角已经吹响!”乡镇企业元勋、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卢志民如是说。早上八点,穆文军准时走进空港工业区,在公司的考勤机前打卡,然后开始一整天的工作。穆文军是北京顺义区北小营镇后鲁村的农民,现在他也像城里工人那样开始“打卡考勤”了;和他一样,如今,全镇80%的劳动力在第二、三产业实现了就业,工资性收入真正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撑。而象小营镇一样,全国在乡镇企业中工作的“离土不离乡”的“农业工人”,在2005年已达14180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26%左右;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劳动报酬达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