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的分析与重建——冯友兰文化观的意义
The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ity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2期103-110,共8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参考文献8
-
1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J].东方杂志,1919.
-
2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载于《哲学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4—5页。
-
3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
4汤用彤:《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载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777页。
-
5费孝通:《乡土重建》。
-
6冯友兰:《新事论》,载于《贞元六书》(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22页,327页,229页,231—232页,331页,310页。
-
7《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430页,432页,432页,433页,432页,439页,390页。
-
8更准确的说是时代性、合理性,它不与前现代、后现代等具体的时代性文化指称相对。
-
1高晓鹏.民乐普及在于倾听更在于解读[J].音乐天地,2009(5):8-10.
-
2中国美术对外策略应在差异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保持差异[J].美术,2009(6):110-111.
-
3李仁臣.港人从不把历史刻在脸上[J].同舟共进,2007(7):24-24.
-
4伊妍.传统工艺传递民族文化情感[J].中华文化画报,2016,0(5):4-13.
-
5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5):91-91.
-
6屈建军.孙中山晚年复归儒学原因初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4):33-35. 被引量:1
-
7深圳学人[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0(5):2-2.
-
8邱淑云.试论李大钊文化发展观的当代价值[J].长白学刊,2012(2):147-149. 被引量:2
-
9苏娜.禅宗智慧影响下的日本设计审美观[J].包装与设计,2011(4):95-97. 被引量:2
-
10高霖.影视剧中“古镇形象”对古镇社区的影响——对丽江古城和大理龙下登村的案例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0(1):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