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摘要)
被引量:2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4
-
1[2][美]Norman N.Potter,Joseph H.Hotchkiss.王璋,钟芳,徐良增,等译.食品科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
2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0,13(S2):68-69. 被引量:6
-
3王薇.加入WTO后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中国科技成果,2002(9):9-13. 被引量:6
-
4黄文,王益,罗学林,潘思奕,王清章.高等农林院校食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2(5):79-80.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16
-
1陶冬冰,孟宪军,张佰清,张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S01):223-225. 被引量:11
-
2阚娟.《食品酶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7,24(1):59-61. 被引量:4
-
3李清明,胡亚平,邓洁红,邓放明,杨大伟.食品工程与机械应用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17-120. 被引量:3
-
4王爱峰,史小峰.食品类专业实训途径与考核方式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8):120-121. 被引量:3
-
5黄业传,周巧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5):50-52. 被引量:10
-
6高梦祥,严奉伟,王辰,江洪波.食品科学与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教学研究,2009,32(4):57-60. 被引量:20
-
7陈志红,张立刚,冯镇.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大学生核心能力浅析——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45-47. 被引量:2
-
8段素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03-104. 被引量:6
-
9孙京新,王宝维,孙庆杰,王伟杰,张芸溪,冯婷,黄明.我国高校食品专业设置运营与管理方向的必要性[J].中国轻工教育,2010,13(6):12-14. 被引量:2
-
10张雪,向瑞平,杨宝进.高职高专食品感官评价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45-46. 被引量:9
-
1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展望[J].林产化工通讯,2002,36(5):39-39.
-
2兰徐民,孙春香.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3(7):15-18.
-
3宋光钧,张伟琴.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2026-12029. 被引量:4
-
4陆正华,汪波.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江苏企业管理,2003(1):39-42.
-
5杜彦坤.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0(3):6-8. 被引量:16
-
6蔡同一.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4):30-34. 被引量:3
-
7陈志,李树君.农产品加工业重塑中国农业[J].青海经济研究,2002(3):35-38.
-
8农产品加工业是充满希望的产业[J].山西农机,2000(4):1-1.
-
9要闻.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J].乡镇企业之家,2002(11):9-9.
-
102004年《农业产业化》总目录[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4(6):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