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6期54-57,共4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9
-
1王政.“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异[J].妇女研究论丛,1997(1):14-20. 被引量:104
-
2非政府组织与《行动纲领》[J].妇女研究论丛,1996(2):8-11. 被引量:4
-
3江宇.社会性别论:传播与性别研究的基础理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2):51-55. 被引量:6
-
4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6):116-117. 被引量:24
-
5胡连利,刘伟娜.媒介对女性的误读与重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74-79. 被引量:14
-
6符杰祥.论当代中国电视剧的女性叙事与话语策略[J].理论与创作,2006(3):105-109. 被引量:7
-
7刘人锋.女性与传媒研究在中国[J].学术界,2006(2):257-261. 被引量:9
-
8[4][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白皮书[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
9[7]黄育馥,刘霓.e时代的女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10[11]背喜欢的部分[N].文汇报(教育版),2003-06-09.
二级引证文献9
-
1黄志红.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企业营销缺失[J].商业时代,2006(15):20-21. 被引量:2
-
2刘超祥.贵州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5):41-49. 被引量:9
-
3陈晓晴,杜学元.关于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8):100-102. 被引量:1
-
4李忠伟.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12):33-34. 被引量:1
-
5陈晓晴,杜学元.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1):73-76. 被引量:3
-
6葛秀杰,李春玉.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3):760-761. 被引量:6
-
7李敏智.女大学生择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176-180. 被引量:6
-
8李晓夏,李幸.女性主义视角下留守女童问题的个案辅导介入模式初探——以中国中部X乡镇介入方案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73-73.
-
9吴琪.农村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J].劳动保障世界,2017(8Z):12-13.
-
1王雪梅,张彦辉.电视女性节目的“期待感”[J].新闻爱好者,2009(5):53-54.
-
2陈燕妮.《中国丽人》刮起女性旋风[J].现代广告,2013(3):68-69.
-
3李颖仪,潘开亮.论女性节目的本土化[J].声屏世界,2005(4):52-54.
-
4号外!号外!墨姐喊你竞选班!干!部!啦![J].大学(A版)(阅读独唱团),2016,0(12):90-91.
-
5王昕.从《半边天》透视女性节目的人文关怀[J].大舞台,2012(3):242-243.
-
6姜之茂.迎接新世纪的重点工程——档案宣传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档案学研究,1996(A08):26-27.
-
7我的摘抄本[J].小学生作文选刊(中高年级),2014,0(12):34-34.
-
8一九二五——一九三五 从皇宫到博物院[J].紫禁城,2005,0(5):28-29.
-
9四十年前比现在和谐吗?[J].天津支部生活,2007(12):56-56.
-
10傅宁.女性电视节目的历史、现状和建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7):59-6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