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居民高储蓄率分析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扩大消费是我国近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扩大消费任务的进行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居民的储蓄率仍然居高不下。本文从居民自身观念和行为的角度研究中国居民持续高储蓄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高储蓄率的策略。
作者
蔡科
张璐
机构地区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时代金融》
2011年第8X期69-69,共1页
Times Finance
关键词
扩大消费
居民储蓄
投资渠道
借贷消费
分类号
F832.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韩国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23-27.
被引量:2
2
张凯,李旭.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预测模型[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2Z):75-76.
被引量:2
3
刘文华,陈洁.
浅析我国消费市场疲软的成因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01Z):1-2.
被引量:2
4
宋铮.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
.金融研究,1999(6):46-50.
被引量:20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诸建芳,王伯庆,恩斯特.使君多福.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
.经济研究,1995,30(12):55-63.
被引量:126
2
陆铭,经济转轨与劳动供给行为变化.理论、实证及含义,1999年
3
贺菊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4
Liu Z,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Change,1998年,697页
5
诸建芳,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6
保罗 萨缪尔森 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7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M].2005.
8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4年第2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M].2004.
9
贺菊煌.
消费函数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5(12):18-26.
被引量:24
10
毛定祥.
我国居民储蓄函数及其误差修正模型[J]
.运筹与管理,2003,12(3):67-7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06
1
吴明,王任.
中国居民的消费与储蓄行为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z1):32-36.
2
刘传哲,朱美真,张雅洁.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江苏商论,2009(2):169-170.
被引量:2
3
郭志仪,毛慧晓.
制度变迁、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分析[J]
.经济经纬,2009,26(5):9-13.
被引量:6
4
项智慧,吴玉双.
失业风险和预防性储蓄动机——中国城市的实证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113-113.
5
王飞.
我国“超储蓄”现象的原因分析[J]
.市场周刊,2003,16(7):25-26.
6
李艳萍.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视角,2013,32(8):49-51.
被引量:1
7
刘东皇,孟范昆.
一个文献综述: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J]
.海派经济学,2013,11(1):169-181.
8
姚晓垒,虞斌.
我国养老保险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养老保险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J]
.浙江金融,2012,0(3):17-20.
被引量:5
9
方文.
居民储蓄向投资与消费转化的障碍及调适机制分析[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6(3):195-199.
被引量:1
10
田岗.
我国农村居民高储蓄行为的实证分析——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及检验[J]
.南开经济研究,2004(4):67-74.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5
1
王旸.
我国居民高储蓄的原因、利弊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5):106-108.
被引量:1
2
张百鹏.
浅析我国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2(34):155-156.
被引量:5
3
吴敬琏.
推进改革已成共识,须重建市场体制[J]
.当代财经,2014(1):5-7.
被引量:3
4
黄玮.
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2(5):16-19.
被引量:1
5
常茜惠.
浅析我国高储蓄率与经济增长[J]
.经营管理者,2011(2X):36-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欧阳菲,温永旺.
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
.时代金融,2016(24):405-406.
1
李伯东.
借贷消费走近普通消费者[J]
.经济论坛,1999(11):28-28.
2
王博.
浅议美债评级下调的原因和影响[J]
.时代金融,2012(02X):202-203.
3
金超,曹丽华.
我国保险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环境分析与策略[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4):63-64.
4
田国志.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障碍分析与策略选择[J]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5(8):26-28.
5
刘敏夫,范振斌.
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障碍分析与策略选择[J]
.金融研究,1994(12):47-49.
6
Gary Backer.
借贷消费勿须担忧[J]
.财经文摘,2008(8):100-100.
7
陈志武.
借贷消费百年节点[J]
.商界(评论),2008(11):38-39.
被引量:1
8
金融海啸:消费模式生变[J]
.经济展望,2008(11):114-114.
9
王志刚.
次贷危机的特征、成因与启示[J]
.中国金融,2008(24):28-30.
被引量:5
10
褚福全.
由美国储蓄率零增长想到的[J]
.管理与财富,2005(9):38-39.
被引量:1
时代金融
2011年 第8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