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阿拉伊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阿拉伊盆地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一个在古生界强烈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压扭性山间盆地。盆地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厚度较大,发育近东西向展布的逆断层或逆掩断层。已有的研究表明:盆地发育多套烃源岩,且生储盖匹配较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分析了其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勘探部署建议。
作者
徐凤仙
机构地区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运动
成藏因素
阿拉伊盆地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丁丽荣.
中亚地区阿拉伊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J]
.海洋石油,2006,26(4):29-33.
被引量:7
2
朱毅秀,刘洛夫,林畅松.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25-31.
被引量:27
3
童晓光,肖坤叶.
吉尔吉斯阿莱依盆地含油气远景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5):119-122.
被引量:6
4
吕修祥,金之钧,周新源,皮学军.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膏盐岩相关的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20-21.
被引量:65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朱毅秀,刘洛夫,林畅松.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25-31.
被引量:27
2
戴金星,何斌,孙永祥,李鹏举,李先奇.
中亚煤成气聚集域形成及其源岩──中亚煤成气聚集域研究之一[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3):1-6.
被引量:60
3
戴金星,李先奇.
中亚煤成气聚集域东部气聚集带特征──中亚煤成气聚集域研究之三[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1-7.
被引量:14
4
孙永祥.中亚西部侏罗系的含油气性[R].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2000..
5
PETROCONSULTANTS公司.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R].日内瓦:PETROCONSULTANTS公司,1999..
6
CNODC吉尔吉斯斯坦项目评价小组.吉尔吉斯斯坦油气潜力分析和购买吉国家石油公司股份的可行性研究[R].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2002..
7
孙永祥.有关天山山系山间盆地的含油性.石油地质信息,1994,15(1):13-14.
8
蔡天成.费尔干纳盆地地层层序与岩性特征.石油地质信息,1995,16(2):24-28.
9
Simon C O. Mesozoic-Cenozoic history of deformation and petroleum systems 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Central Asia: implications of collisions on the Eurasian margin[J]. Petroleum Geoscience, 1997,3(6): 327-341.
10
孙永祥.中亚西部侏罗系的含油气性[R].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2000..
共引文献
89
1
贾承造,周新源,王招明,李启明,皮学军,蔡振忠,胡晓勇.
克拉2气田石油地质特征[J]
.科学通报,2002,47(z1):91-96.
被引量:33
2
贾进华,顾家裕.
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孔隙演化[J]
.科学通报,2002,47(z1):97-102.
被引量:10
3
付晓飞,吕延防,孙永河.
库车坳陷北带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22-25.
被引量:20
4
汤良杰,金之钧,贾承造,皮学军,陈书平.
塔里木盆地多期盐构造与油气聚集[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1):89-97.
被引量:22
5
胡剑风,刘玉魁,杨明慧,郑多明,刘虎,雷刚林,周厉.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地质科学,2004,39(4):580-588.
被引量:46
6
邬光辉,王招明,刘玉魁,张宝收.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J]
.地质论评,2004,50(5):476-483.
被引量:65
7
杨文静,邬光辉,汤华国,贺小苏.
库车前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J]
.石油学报,2005,26(B03):111-115.
被引量:2
8
秦胜飞,潘文庆,韩剑发,宋岩,洪峰.
库车坳陷油气相态分布的不均一性及其控制因素[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19-22.
被引量:15
9
王东旭,曾溅辉,宫秀梅.
膏盐岩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3):329-333.
被引量:60
10
何光玉,赵庆,李树新,卢华复,王良书,贾东,雷刚林,齐英敏,谢会文,张国伟.
库车盆地北部冲断带气源的构造地质学证据[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570-576.
被引量:7
1
徐凤仙.
阿拉伊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J]
.油气地球物理,2008(4):42-45.
2
石金龙.
苏北盆地新生代断陷构造演化对油气生成富集成藏因素几点认识[J]
.石油物探快讯,1990,7(12):39-47.
3
刘斌,季敏,聂聪,石宁宁,杨彦峰.
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下红层油气藏成藏因素[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3):103-103.
4
段海凤.
济阳坳陷凸起带浅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3,7(3):13-16.
被引量:2
5
吴炳伟,郭彦民,王新,姜立,王辉,纪振奎.
辽宁阜新盆地油气勘探方向[J]
.地质与资源,2015,24(5):473-477.
被引量:8
6
翟爱军,孙培安.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油藏类型及成藏模式研究[J]
.小型油气藏,2006,11(2):5-10.
被引量:3
7
于雷,施泽进,李恕军,陈建文,田亚铭.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油区早侏罗世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关系[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4,34(1):31-35.
被引量:3
8
赵爽.
滨里海盆地Z油田油藏类型与成藏因素研究[J]
.化工矿产地质,2016,38(1):16-20.
9
汪孝芝,李发荣.
阿尔及利亚三叠盆地成藏主控因素和勘探潜力[J]
.国外油田工程,2007,23(10):1-3.
被引量:11
10
袁淑琴,于长华,董晓伟,刘爱平,牟智全,谭振华,王松战,丁新林.
歧口凹陷埕海断坡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因素分析[J]
.新疆地质,2011,29(1):71-74.
被引量:11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