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变迁及影响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研究现在经济区域时我们很少注意历史时期经济区域的发展变化,更少有从历史时期生态变迁角度来探讨其变化的原因,也很少研究这种变迁对生态及经济的影响。但这种研究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仅以西南地区历史时期五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变迁为中心对此作一初步研究。
作者
蓝勇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9-65,共7页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经济作物
分布
变迁
西南地区
中国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11
1
蓝勇,地名知识,1990年,2期
2
蓝勇,中国农史,1988年,3期
3
孙元蔚,中国果对史与果树资源,1983年
4
鲍显诚,人和生态系统,1982年
5
刘恭德,1981年
6
任振球,1981年
7
王绍武,1981年
8
王涌泉,1981年
9
文焕然,历史地理,1981年,1期
10
文焕然,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1期
同被引文献
170
1
薛治国.
关于地震前后地气耦合系统的探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29(6):78-81.
被引量:1
2
肖小河,陈士林,黄璐琦,肖培根.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20年概论[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19-523.
被引量:116
3
郭文佳.
论宋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举措[J]
.农业考古,2009(3):25-27.
被引量:2
4
邹逸麟.
我国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回顾——中国环境变迁问题初探(上)[J]
.秘书工作,2008(1):38-40.
被引量:4
5
王建革.
10-14世纪吴淞江地区的河道、圩田与治水体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40-51.
被引量:6
6
陈仁山,蒋淼,陈思敏,梁飞.
药物出产辨(八)[J]
.中药与临床,2011,0(4).
被引量:4
7
王子今.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
.历史研究,1995(2):3-19.
被引量:102
8
蓝勇.
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J]
.历史研究,1994(6):86-98.
被引量:76
9
张全明.
简论宋人的生态意识与生物资源保护[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5):80-87.
被引量:13
10
张芳.
宋代两浙的围湖垦田[J]
.农业考古,1986(1):192-20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0
1
蓝勇.
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2):13-39.
被引量:26
2
蓝勇.
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J]
.史学理论研究,1995(1):58-64.
被引量:4
3
翟玉顺,鲜明卓.
三峡库区荔枝、龙眼的适宜性评价与开发利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1):35-38.
被引量:2
4
薛治国,陈浒,李晓娜,王仙攀.
云贵高原石漠化与古气候演变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03-12305.
被引量:7
5
聂顺新.
再论唐代长江上游地区的荔枝分布北界及其与气温波动的关系[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1):139-144.
被引量:2
6
朱圣钟.
凉山彝族地区主要林业资源开发史述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31-38.
7
彭华胜,郝近大,黄璐琦.
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对道地药材产区变迁的影响——以泽泻与枳壳为例[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3):2218-2222.
被引量:14
8
谭静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生态环境史研究述评[J]
.史林,2013(4):178-187.
被引量:7
9
聂顺新.
气候、商品化与种植技术:宋代荔枝种植范围扩展研究[J]
.中国农史,2014,33(4):22-29.
被引量:5
10
索德浩.
汉代四川气候初步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2):71-76.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蓝勇.
新时期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考与展望[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110-115.
被引量:1
2
韩君华,魏宏杨.
整合与传承——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雏议[J]
.四川建筑,2009,39(S1):78-80.
3
于赓哲.
疾病与唐蕃战争[J]
.历史研究,2004(5):39-52.
被引量:35
4
马强.
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57.
被引量:5
5
郑维宽.
近六百年来广西气候变化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5(6):155-160.
被引量:6
6
朱志敏,刘俐娜.
多学科研究与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J]
.史学史研究,2006(2):1-11.
被引量:1
7
蓝勇.
中国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人文特征[J]
.时代建筑,2006,49(4):28-31.
被引量:6
8
朱圣钟.
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2):1-4.
被引量:2
9
罗虹,朱利东,张擎,杨文光,阚瑷珂,向芳,罗丽萍,江章华,朱章义.
成都平原4kaBP以来黏土矿物记录的古气候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4):117-122.
被引量:8
10
周书灿.
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J]
.史学理论研究,2007(4):127-136.
被引量:18
1
孙华臣,王晓霞.
中国农民收入结构的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1987-2006[J]
.财政研究,2008,24(3):33-36.
被引量:11
2
立足三秋 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刘恒新副司长在全国玉米机收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J]
.农机科技推广,2009(10):8-11.
被引量:1
3
宋要恒.
天津市农村人口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1978-1998)[J]
.经营管理者,2012(07X):158-158.
4
李晓霞.
加快云南热作产业发展的思考[J]
.云南农业,2003(11):2-3.
5
陈玖章,肖迪.
玉米机收发展浅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1):28-29.
6
韦世兰.
广东农垦土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垦经济,1992(4):30-32.
7
云南小杂粮生产发展措施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13(3):10-11.
被引量:1
8
胡祎,张德生,刘康德.
中国芒果产业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6):53-59.
被引量:30
9
肖国峰.
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与对策[J]
.杂粮作物,2004,24(2):109-109.
10
顾莉丽,郭庆海.
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及影响因素探析[J]
.特区经济,2011(12):22-24.
被引量:2
自然资源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