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可或缺的上帝与上帝的缺席——论莱维纳斯哲学中被悬置的上帝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上帝问题是莱维纳斯哲学中不可或缺的论题。莱维纳斯批判西方哲学传统的上帝观以本体论方式理解上帝 ,认为在存在的层面上上帝是缺席的 ,并从柏拉图的“善”和笛卡尔的“无限性”寻找到这一思想资源。同时他另辟蹊径 ,指出应从“踪迹”、从“他人”体会上帝 ,只有在与“他人”的伦理关系中才能走向上帝 ,从而使上帝问题在康德之后与伦理问题再次结为一体。
作者
孙向晨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4,共7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莱维纳斯
法国
上帝观
现象学
上帝
本体论
柏拉图
笛卡尔
他人
伦理
分类号
B565.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45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4
1
E. Le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69, p. 43,304,43,87.
2
E. Levinas, Ethics and Infinity,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76,86,89,87.
3
E. Levinas, Emmanuel Levinas: Basic Philosophical Writings,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2.
4
Robert Bernasconi and David Wood eds, The Provocation of Levinas, London, Routledge, 1988, p. 169.
5
Richard A. Cohen, Face to Face with Levina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p. 25.32,18.
6
E. Le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p. 24,78.
7
E. Levinas, Col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87, p. 153.
8
E. Le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 p. 211,34,103.
9
Robert Bernasconi and David Wood eds, The Provocation oJ Levinas, p. 161.
10
柏拉图著 郭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19页.
共引文献
145
1
阎艾萍.
奥运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对北京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4(6):31-32.
被引量:1
2
王元骧.
关于艺术形而上学性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4(4):5-15.
被引量:17
3
刘毅青.
理念之光:黑格尔美学的隐喻[J]
.求索,2004(9):137-139.
4
方朝晖.
“辩证法”一词考[J]
.哲学研究,2002(1):31-37.
被引量:18
5
邱紫华.
维柯《新科学》中的诗学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143-148.
被引量:6
6
方益权.
法治国家建设与公民人格现代化[J]
.社会科学战线,2004(6):154-159.
7
黄燎宇.
瓦肯罗德与艺术问题[J]
.外国文学评论,2002(4):96-103.
被引量:5
8
廖申白.
西方正义概念:嬗变中的综合[J]
.哲学研究,2002(11):60-67.
被引量:56
9
刘莉.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05(2):28-30.
被引量:5
10
陈开先.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孔子研究,2001(2):47-55.
被引量:46
同被引文献
45
1
张文喜.
对胡塞尔的自我与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与辩护[J]
.哲学研究,2001(6):45-52.
被引量:6
2
关宝艳.
勒维纳斯及其伦理哲学[J]
.国外社会科学,2000(6):56-60.
被引量:2
3
陈晓明.
解构的伦理面向:德里达与列维纳斯[J]
.河北学刊,2007,27(4):146-153.
被引量:5
4
张一兵.
大写他者的发生学逻辑[J]
.学海,2004(4):43-49.
被引量:12
5
孙庆斌.
勒维纳斯与他者伦理学[J]
.北方论丛,2004(5):100-103.
被引量:6
6
孟彦文.
勒维纳斯对形而上学和存在论的区分[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82-85.
被引量:1
7
杨大春.
超越现象学——列维纳斯与他人问题[J]
.哲学研究,2001(7):54-60.
被引量:33
8
赵卫国.
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0-44.
被引量:1
9
王恒.
出离存在——列维纳斯的现象学初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05(6):9-15.
被引量:2
10
顾红亮.
另一种主体性——列维纳斯的我他之辨与伦理学[J]
.天津社会科学,2005(4):27-3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孙雄.
上帝的命运:从现代到后现代[J]
.学术论坛,2004,27(5):38-42.
被引量:2
2
黄瑜.
国内伊曼纽尔·列维纳斯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57-61.
3
曹坚.
列维纳斯的“神圣历史观”与对犹太律法的阅读及诠释[J]
.世界宗教研究,2019(5):136-144.
4
邱龙虎,辜美惜.
何谓叙事医学的哲学基础——基于主体间性的审思[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3):249-25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富斌,高茜.
我国对建设性后现代理论观点的十方面研究[J]
.装备制造与教育,2016,30(2):82-86.
2
杨富斌,高茜.
国内建设性后现代理论研究十面观[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5):11-14.
1
刘尚明.
建构价值本质的新视野[J]
.求索,2007(6):157-159.
被引量:2
2
孙向晨.
现象学,抑或犹太哲学?——对莱维纳斯哲学犹太性的探讨[J]
.哲学研究,2001(1):30-39.
被引量:5
3
韩凤鸣.
论本体论的禅学终结[J]
.学术探索,2009(2):12-16.
4
孙晓喜.
历史哲学的认识论批判对史学实践的意义[J]
.长白学刊,2012(4):15-18.
学术月刊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