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述外来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
5
On Affects of Foreign Culture to that of Vietna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外来文化 ,尤其是中国、印度、法国等国家的文化对越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
作者
黎巧萍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Crossroads: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关键词
外来文化
越南
文化
影响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分类号
G133.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越)陈国旺:《越南文化基础》,越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越)陈玉添:《找回越南文化特色》,越南胡志明市出版社,1997年.
3
(越)潘玉:《越南文化特色》,越南文化通讯出版社,1998年.
4
(越)陶唯英:《越南文化史纲》,越南同塔出版社,1998年.
5
(越)艺术文化杂志主编《越南文化问与答》,越南民族文化出版社,1998年.
同被引文献
54
1
雷慧萃.
试论儒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J]
.东南亚纵横,2003(2):59-62.
被引量:5
2
孙宏年.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入越华侨问题初探──以人口估算为中心[J]
.东南亚纵横,2000(S1):52-57.
被引量:4
3
于向东.
河内历史上的唐人街[J]
.东南亚纵横,2004(7):52-56.
被引量:6
4
秦钦峙.
华侨对越南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J]
.历史研究,1979(6):57-69.
被引量:6
5
黄心川.
中国与东方周边国家哲学的双向交流及其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4):29-35.
被引量:2
6
冷东.
明嘉靖朝之安南事件[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8(3):39-51.
被引量:7
7
张亚群.
儒学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演化及其前景展望[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2-56.
被引量:7
8
李福君.
明嘉靖朝征安南之役述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2):33-38.
被引量:5
9
朱亚非.
明初中越关系与成祖征安南之役[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7(1):60-68.
被引量:5
10
黄轶球.
越南古典文学名著成书溯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1):56-6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王桃.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于清代以前中越关系的研究[J]
.东南亚研究,2006(3):83-86.
被引量:1
2
李绍辉.
论儒学在越南传播过程中的碰撞及对越南文化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6):117-121.
被引量:5
3
彭伟,罗勇军,杨晓红.
越南医学地理特点及卫勤保障策略[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37(4):295-297.
4
赵雪艳.
浅析外来文化对越南语言文化的影响[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7):80-82.
5
秦爱玲,张亚洁.
中越官媒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越译对比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46(5):137-14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曾贝,刘雄.
元朝时期中国与越南关系研究述评[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95-97.
2
李建军.
“返本开新”与“以教保学”——1980年以来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儒学与孔教研究述评[J]
.黑龙江史志,2014(16):45-49.
3
张翠方.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与东盟教育交流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7(4):40-43.
被引量:8
4
章以华.
文化变迁中的延续与碰撞——重溯越南文字发展史[J]
.文化与传播,2019,8(4):47-50.
5
陈雪.
善恶母题下的越南古代民间故事之叙事分析[J]
.今古文创,2022(1):26-28.
6
汤哲远,潘亮.
国际传播视域下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及其价值[J]
.学术探索,2024(7):32-39.
1
肖锋.
老大靠边站?还早呢![J]
.中文自修,2010(7):122-124.
2
杨悦.
浅谈“轴心时代”中西思想家文化心理异同[J]
.才智,2014,0(1):261-261.
3
三大文明古国的文明为何销声匿迹[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6,0(8):46-47.
4
刘小英.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反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2):42-44.
被引量:1
5
林安梧.
叉子与筷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通[J]
.中国文化,2004(21):24-34.
被引量:2
6
赵铁信.
中国民间艺术光耀耶路撒冷[J]
.民间文化旅游杂志,2007(12):80-81.
7
秦建华,孙瑾,王兆鹏,李惠男,张海峰,雷洁.
天山南北谱新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两周年之际新疆采访札记[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6):18-20.
8
周良发.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比较[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9-114.
被引量:6
9
“文津经典诵读”活动举行[J]
.中外文化交流,2016,0(4):8-8.
10
王大有,宋宝忠.
重新检索中国与玛雅文明的亲缘关系 《神秘的玛雅》与玛雅文物展评述[J]
.博览群书,2001(9):33-36.
东南亚纵横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