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海》
200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Academia Bimestris
参考文献8
-
1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32页.
-
2[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68页.
-
3[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8页.
-
4[清]王夫之.《唐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
5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
-
6[唐]李肇.《国史补》.上海古藉出版社,1979年版.第57页.
-
7[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9页.
-
8《新唐书·文艺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35页.
共引文献18
-
1艾尚连.北庭节度使赵玼及其任职期限[J].西域研究,2001(1):57-62. 被引量:3
-
2贾晋华.《汉上题襟集》与襄阳诗人群研究[J].文学遗产,2001(5):31-41. 被引量:4
-
3张震英.论姚合、贾岛对唐诗山水田园审美主题的新变[J].文艺研究,2006(1):66-72. 被引量:3
-
4吴振华.试论韩愈的文学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7(4):72-82. 被引量:2
-
5张海鸥,誉高槐.李白诗歌在唐五代时期的经典形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82-87. 被引量:4
-
6黎国韬.大历十才子名号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2):60-64.
-
7傅璇琮,卢燕新.从《玉台后集》到《瑶池新咏》——论唐总集编纂对女性诗什的接受[J].文学评论,2009(3):127-131. 被引量:3
-
8潘仁炎,吴振华.试论陶翰的诗序[J].江淮论坛,2010(1):145-147. 被引量:1
-
9左杨.殷璠“诗笔双美”论析--以陶翰评论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2):90-95. 被引量:2
-
10郑继猛.姚合金州之行及其金州诗的文化意义[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2):154-155.
-
1隋秀玲.论李颀七律之价值[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8X):111-112.
-
2刘俊敏.论王昌龄的送别诗[J].许昌师专学报,2001,20(3):64-66.
-
3管然荣,任海霞.经世致用文 为时为事著——当前考场浮华文风探源[J].中学语文教学,2010(1):9-12. 被引量:3
-
4王洪启.从林黛玉眼中的王维谈开来[J].红楼,2002(2):40-40.
-
5罗伟.雨中山果落[J].时代青年(哲思),2015,0(2):15-15.
-
6抛砖引玉[J].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0(11):25-25.
-
7杨会央.把一颗心交给自然[J].山西老年,2012(8):51-51.
-
8抛传引玉[J].快乐作文(高年级版),2012(3):46-46.
-
9甘小兰.从《蝇王》自然象征物的动态演变看人性的堕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8):67-68.
-
10席红.魏晋名士达与雅的生活方式对盛唐诗人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105-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