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帖子的语言表达探究——以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内容分析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杭州19楼网站关于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论坛帖子为研究文本,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帖子的语言变化及其在事件演变为公共舆论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语言表达在媒介传播中逐渐发生改变,狂欢性的对话对象由外界客观现实转为内心主观现实,进而演变为虚拟现实。网路呈现出的主流意识并不一定反映多数民众的意志,网络语言构建一个符号的现实。
作者
夏芳
机构地区
中国计量学院
出处
《中国报业》
2012年第06X期104-105,共2页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大众媒介
网络帖子
语言表达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邵培仁,杨丽萍.
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以SSCI收录的《传播学刊》为例[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2):60-69.
被引量:13
2
胡翼青.
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论传播学的科学革命(上)[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101-105.
被引量:3
3
丁和根.
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1):37-42.
被引量:33
4
陈雪虎.
走向媒介文化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9-6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廖圣清.
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J]
.新闻大学,2005(3):16-25.
被引量:14
2
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8页、第69页,第77页,第81页,第109—110页.第69页.
3
托马斯·库恩,范岱年,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
[4]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
[3][美]迈克尔·辛格尔特里.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M].刘燕南,和轶红,朱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
[4][美]SHEARON A,LOWERY M D F.传播研究里程碑[M].王蒿音,译.台北:远流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8
[10]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9
[1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0
[15]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52
1
章洁.
积极的受众: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J]
.新闻界,2011(1):19-21.
被引量:4
2
孟海鹰.
从报纸语言的文化符号学特征看 适当运用文艺笔法强化新闻的客观属性[J]
.新闻传播,2004(11):43-45.
3
唐海江.
政治文化视角与近代新闻史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1):76-84.
被引量:5
4
牛军伟,王浩垒,赵俊忠.
手机短信的传播与社会心理探究[J]
.前沿,2005(9):239-241.
被引量:2
5
张晨阳,张国良.
2004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5(3):3-10.
6
乐明.
用语料库方法进行传媒话语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2):153-154.
被引量:12
7
陈默.
拓展学术视阈 提升观照层次——近年来“媒介文化批评”研究简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79-80.
被引量:1
8
邹建达.
多维视野下的新闻话语分析——兼论话语分析在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运用与拓展[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133-137.
被引量:7
9
林新.
2000-2009年: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研究主题分布图——新闻传播学论文类专业研究10年发展状态与研究偏向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2):204-208.
被引量:2
10
朱庆好.
媒介文化对教师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J]
.社科纵横,2010,25(10):126-128.
被引量:1
1
邓尚明.
省委书记的感谢肯定了网络的作用[J]
.新闻三昧,2009(4):35-35.
2
金山.
由杭州“5·7交通肇事案”报道看舆论监督中的媒介生态失衡与防治[J]
.东南传播,2010(1):25-27.
3
戴峥峥.
媒介变迁与新闻语言的发展[J]
.新闻界,2013(5):23-26.
被引量:2
4
孙现瑶,付莉.
《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08(1):228-232.
5
谭秀湖.
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
.编辑学刊,2014(1):83-86.
被引量:13
6
李盛楠.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传播作用——以“深圳5·26交通肇事案”为例[J]
.新闻世界,2012(8):194-196.
7
张同胜.
网络帖子文学论略[J]
.济宁学院学报,2014,35(2):26-30.
8
彭旭.
互联网决不容许谣言传播[J]
.法制与经济,2009,18(18):2-2.
被引量:1
9
姜玮.
网络舆论风暴与互动传播[J]
.青年记者,2007(20):77-77.
被引量:6
10
肖荣春.
“软传播”:政府形象传播的一种新思路[J]
.对外传播,2008(1):50-52.
被引量:6
中国报业
2012年 第06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