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参考文献2
-
1袁樾方.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S1):24-28. 被引量:4
-
2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
同被引文献19
-
1王涛.唐宋之际南方城市市场网络的形成与繁盛[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26-32. 被引量:4
-
2杨果.宋代江汉平原城镇的发展及其地理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6):109-113. 被引量:3
-
3郭正忠.铁钱与北宋商税统计[J].学术研究,1985(2):80-86. 被引量:6
-
4蔡良军.唐宋岭南联系内地交通线路的变迁与该地区经济重心的转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33-42. 被引量:19
-
5林文勋.北宋四川商税问题考释[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27-34. 被引量:7
-
6张衢.试论两宋时期湘西沅水流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J].求索,2006(7):210-214. 被引量:1
-
7杨果,陈曦.宋元时期江汉平原自然灾害探析:种类、分布、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4-60. 被引量:7
-
8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的整合:11—19世纪的历程[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13-20. 被引量:16
-
9周方高,宋惠聪.宋代湖南的粮食种植结构初探[J].中国农史,2012,31(1):31-36. 被引量:4
-
10周方高,彭露.宋代湖南地区的茶业经济研究[J].中国农史,2016,35(4):39-47. 被引量:4
-
1万建强.共和国第一号烈士[J].党史文苑,1997,0(3):21-26.
-
2杨果.唐、五代至北宋江陵长江堤防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4(2):99-114. 被引量:4
-
3陈曦.宋元明清时期荆江洲滩的变化及其对河道的影响——以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江汉论坛,2006(12):101-103. 被引量:2
-
4鸥盟.《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简介[J].考古,1999(12):76-76.
-
5张艾梅.周恩来总理乘船考察荆江纪实[J].湖北文史,2015(1):154-159.
-
6陈桥驿.高屋建瓴——读《广西通志·政府志》[J].广西地方志,1999,0(4):7-8. 被引量:1
-
7谈道新.公安 革命老区的红色明珠[J].中国老区建设,2009(9):68-69.
-
8魏子昌.“荆江四口”的变迁[J].水利天地,1995,0(3):15-15.
-
9贺官保,隋裕仁.洛阳西吕庙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2(3):5-10. 被引量:12
-
10宁峰,牛晓露.从《入蜀记》看南宋的民俗现象[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31(5):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