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品牌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21世纪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劳务输出无竞争力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文章立足于对劳务输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积极创建劳务品牌,引导劳动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并就品牌化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作者
高晓勤
机构地区
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第Z2期22-23,共2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劳务品牌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孙玮.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创建劳务品牌的有关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6(10X):320-321.
被引量:6
2
李晓萍.
造就“品牌农民工”之我见[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6(3):70-72.
被引量:1
3
刘灵芝.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2004(7):89-9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PhilipKotler GaryArmstrong.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6.
2
温中豪 何正权:劳务输出.力挺信阳经济[N].大河报,2005~4~4(A02)
3
何建民.
西方品牌理论述评[J]
.上海商业,2001(11):6-9.
被引量:11
4
刘汉成,梅福林.
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1):61-64.
被引量:6
5
甘露莹,吴薇.
试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战略转移新途径[J]
.经济师,2003(1):187-188.
被引量:11
6
朱巧玲.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3(3):29-30.
被引量:16
7
<提高四川省劳务输出水平和效益对策研究>课题组.
提高四川省劳务输出水平和效益对策研究[J]
.天府新论,2003(1):53-59.
被引量:3
8
付朝阳.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2003(4):21-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4
1
贯昌福,林艳.
浅议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商业研究,2006(6):200-201.
2
王艳霞.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分析[J]
.甘肃农业,2006(4):76-77.
3
杜新刚,张广胜.
职业化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种选择[J]
.经济研究导刊,2008(4):47-50.
被引量:3
4
丁琼.
河南省劳务输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50-52.
被引量:1
5
叶江峰,严鸿和.
构建我国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8(9):42-46.
被引量:4
6
赵应文,张琴丽.
关于创建武汉城市圈农村劳务品牌的思考[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0,29(1):93-96.
7
江婷婷.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途径探析——以和县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4(7):71-73.
8
徐明.
吉林省区域劳务品牌培育对策研究——基于区域环境视角[J]
.税务与经济,2015(4):107-112.
被引量:2
9
任秀玲.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5(35):228-228.
10
钟震颖.
空心村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理对策——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696-69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
1
杨柏.
50万人次的探索和10万岗位的市场份额[J]
.当代贵州,2006(18):50-50.
被引量:2
2
农夫.
射洪:建立“一库三队伍”[J]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5(5):8-8.
被引量:1
3
聂绍群.
中西部劳务开发品牌化实践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08Z):143-144.
被引量:6
4
陈志武.中国何时不靠便宜劳动力发展[N/OL].新浪网新闻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6-10/090210117816.shtml.
5
陶莎.劳务品牌呈现区域化[N].连云港日报,2009-07-22(B01).
引证文献
1
1
王勇术,陈晓琴.
我国劳务品牌培育的机遇、困境和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郑建辉,罗中华.
甘肃劳务品牌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3(3):53-55.
被引量:1
中国集体经济
2008年 第Z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