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隐性采访及其法律的应用性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需要隐性采访,是因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实现自我净化的一种必要机制。受众喜欢用隐性采访手段采制的新闻,是因为他们通过记者的采访,看到了阳光不能照到的黑暗角落。尽管我国的《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但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当限定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之内。无论如何,法律,都是隐性采访不能逾越的界限。
作者
王润海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第1S期128-129,共2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法律
应用性
分类号
G21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齐文华.
隐性采访——戴着镣铐的舞蹈——浅析隐性采访引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J]
.记者摇篮,2006(9):43-44.
被引量:3
2
梁湘毅,陈戈.
隐性采访与隐私权[J]
.新闻前哨,2006(5):23-25.
被引量:1
3
彭莉,田丽艳.
对隐性采访合法性的思考[J]
.行政与法,2005(11):64-65.
被引量:2
4
张西明.
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从美国新闻界的一些做法和规定谈起[J]
.中国记者,1997,0(7):34-35.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庄临强.
隐性采访的力量与控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4):53-55.
被引量:15
2
徐迅.
秘密采访到底可以走多远[J]
.中国记者,2001(6):56-5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4
1
邱立业.
隐性采访之道德约束[J]
.科技资讯,2008,6(1).
2
徐迅.
偷拍偷录问题的法律研究[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2):22-27.
被引量:11
3
吴义周.
隐性采访法律调整探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7):6-8.
4
刘波.
浅论道德和法律制衡之下的隐性采访[J]
.新闻知识,2007(12):83-85.
5
慧慧.
论隐性采访[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3):58-61.
6
蓝鸿文.
隐性采访──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之六[J]
.军事记者,1999,0(4):9-11.
被引量:1
7
朱秀赏.
论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9(1):38-42.
被引量:5
8
徐力.
法律视角下的隐性采访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265-265.
被引量:1
9
张益兰.
职业成就VS道德法律,隐身报道何处立身?[J]
.媒体时代,2011(2):40-43.
10
杜珂,张静.
记者如何远离新闻侵权[J]
.青年记者,2012(18):59-60.
1
李邦田,毕文红.
社会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原则[J]
.新闻出版导刊,2002(7):35-36.
2
陈诗勇.
对新闻“泛娱乐化”的几点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94-94.
3
“舆论监督是第四种权力”的观点是错误的[J]
.新闻研究导刊,2000(4):29-29.
被引量:1
4
观点[J]
.青年记者,2005(4):72-72.
5
黄亨煜.
管理者应当知道的故事[J]
.出版经济,2006(8):48-49.
6
王轶群.
新媒体舆论形态下浙江社会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三个涉浙典型案例[J]
.新闻传播,2014,0(8X):202-202.
7
沈 淦,庹晓骅.
从知情权的角度看当前新闻报道的不足[J]
.新闻知识,2002(6):5-7.
8
刘立刚,王艳蕊.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与自我净化[J]
.新闻与写作,2013(8):42-44.
被引量:3
9
张钦楠.
城市应当如何开发?[J]
.读书,2007(12):3-10.
被引量:5
10
邱天婷.
微信谣言可以自我净化吗——基于“5W”理论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362-362.
被引量:1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 第1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