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法律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方法论视角的阐述与反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绕新古典经济学出现的内外部挑战,直接影响到了法经济学的发展。当代中国法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关注其经济学基础的动摇和中国经济与法治的本土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自我更新。法经济学研究需要树立支援意识,并据此实现我国法经济学研究的独立自主与本土化。
作者
薛焱
张春燕
机构地区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12S期128-131,共4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关键词
经济学基础
方法
研究范式
本土化
分类号
D90-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薛焱.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现代化[J]
.理论月刊,2007(5):110-114.
被引量:5
2
贾根良.
新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与异端的综合[J]
.天津社会科学,2004(2):82-89.
被引量:18
3
陈奇伟,李梦媛.
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反思与拓展[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4):49-55.
被引量:5
4
崔学锋,贾根良.
西方异端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及其简要评论[J]
.国外社会科学,2008(1):72-78.
被引量:2
5
张衔,庄志晖.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2007(4):12-16.
被引量:4
6
贾根良,崔学锋.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主流与异端的分裂及其发展趋势[J]
.当代经济研究,2005(6):34-39.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8
1
韩世远.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J]
.法学研究,1995,17(4):24-33.
被引量:39
2
周林彬,黄健梅.
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J]
.学术研究,2004(12):63-72.
被引量:36
3
李永刚.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非主流经济学最新发展[J]
.学术月刊,2005,37(1):32-37.
被引量:6
4
俞江.
关于“古代中国有无民法”问题的再思考[J]
.现代法学,2001,23(6):35-45.
被引量:27
5
贾根良.
西方异端经济学传统与中国经济学的激烈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43-51.
被引量:27
6
贾根良,崔学锋.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主流与异端的分裂及其发展趋势[J]
.当代经济研究,2005(6):34-39.
被引量:10
7
曲振涛.
论法经济学的发展、逻辑基础及其基本理论[J]
.经济研究,2005,40(9):113-121.
被引量:45
8
王轶.
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的缺陷及其克服[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12(1):87-97.
被引量:117
9
眭鸿明.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及价值选择误区[J]
.江海学刊,2006(2):202-208.
被引量:5
10
杜莉,高振勇.
法经济学释义及其辨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3):59-6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7
1
崔学锋.
西方异端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学自主创新的意义[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1):84-95.
2
徐忠方.
银行社会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J]
.大众商务,2010(16):85-86.
3
马国旺,贾根良.
后凯恩斯经济学70年——批判、重建与综合[J]
.国外社会科学,2005(2):2-9.
被引量:9
4
贾根良.
西方异端经济学传统与中国经济学的激烈转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43-51.
被引量:27
5
贾根良,崔学锋.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主流与异端的分裂及其发展趋势[J]
.当代经济研究,2005(6):34-39.
被引量:10
6
贾根良,马国旺.
中国经济学界需要什么样的多元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1):24-29.
被引量:4
7
贾根良,崔学锋.
经济学中的主流与非主流:历史考察与中国情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2):34-38.
被引量:4
8
崔学锋.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两种发展方向[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1(2):9-13.
被引量:1
9
张衔,庄志晖.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J]
.当代经济研究,2007(4):12-16.
被引量:4
10
刘玉龙,王赛楠.
从“边际主义论战”看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9):167-169.
1
廖显辉.
地方党委如何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5):28-29.
2
刘振华.
从世界观、方法论视角诠释“三个代表”思想[J]
.资料通讯,2002(7):3-3.
3
邢文增.
经济学的未来[J]
.中外企业文化,2000(16):18-55.
4
汪丁丁.
经济学的未来[J]
.IT经理世界,2006(23):134-134.
5
邓焱.
证据法与法官的素质[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B05):118-121.
被引量:2
6
王建源.
迈向对话的正义——协商性司法的制度逻辑及本土实践[J]
.司法改革论评,2007(1):124-146.
被引量:8
7
王夏昊.
法律方法论视角下的司法能动性及其界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1):107-112.
被引量:6
8
方乐.
司法如何面对道德?[J]
.中外法学,2010,22(2):182-197.
被引量:49
9
郑永流.
中国法圈:跨文化的当代中国法及未来走向[J]
.中国检察官,2012(19):78-78.
10
刘丹丹,高敏.
群众路线和中国梦关系探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135-136.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 第12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