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色经济与劳务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较好,劳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内蒙古农民增收应走特色经济与劳务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构建"高效特色农业+高效特色草原畜牧业+劳务经济"的农民增收模式。
作者
汪希
蒲艳萍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第04X期5-6,共2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XJY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CDJSK100202)
关键词
特色经济
劳务经济
农民增收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6
2
都阳,朴之水.
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2003(4):56-62.
被引量:120
3
柳建平,张永丽.
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甘肃10个贫困村调查资料的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9(3):63-74.
被引量:72
4
季景华,李建勇.
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J]
.发展论坛,2000(5):32-34.
被引量:1
5
程宏伟,张永海.
基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3):69-74.
被引量:5
6
蒲艳萍,石海彦.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
.开发研究,2008(3):74-77.
被引量:6
7
蒲艳萍.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重庆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与对策[J]
.科学咨询,2011(1):31-32.
被引量:1
8
蒲艳萍,李霞.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民增收模式探析[J]
.统计与决策,2011,27(12):111-1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6
2
程世勇,张克听.
经济转型中城乡劳动力转移机制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05(6):31-34.
被引量:4
3
李勋来,李国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5,31(6):78-85.
被引量:111
4
徐康宁,韩剑.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
.经济学家,2005(6):96-102.
被引量:257
5
赵奉军.
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1):8-12.
被引量:49
6
褚瑞云,赵海军.
实施“村企互动”战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中国农村经济,2006(3):33-39.
被引量:16
7
王美艳.
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农村观察,2006(3):70-73.
被引量:21
8
李恒.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7):23-26.
被引量:29
9
魏靖晖,周智生,富筠.
西南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1):89-93.
被引量:8
10
程宏伟,张永海.
基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南省新县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3):69-74.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541
1
莫亚琳,黄奕涵,罗培坤.
社会资本、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户收入——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J]
.投资研究,2020(6):111-127.
被引量:22
2
何伟.
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农民工分化[J]
.经济学动态,2021(3):93-112.
被引量:14
3
苗欣,吴一平.
中国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河南省12个贫困县1211份调查数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3):43-50.
被引量:5
4
章元,刘茜楠.
中国反贫困的成就与经验:扶贫政策效果再检验[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5):15-26.
被引量:5
5
刘凌娟.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5):157-158.
被引量:3
6
赵慧卿,郝枫.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及对策[J]
.新疆农垦经济,2008(11):7-13.
被引量:1
7
张小娜,沈玲玲.
农村外流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发展[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8(1):80-84.
被引量:3
8
林晨蕾.
劳动力流动经济效应分析文献综述[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77-79.
被引量:1
9
朱乾宇.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10-113.
被引量:4
10
陈江生,连晋姣.
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57-62.
被引量:4
1
丁厚春,姜丽.
“打工经济”效应解读[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72-5673.
2
孟建国.
杨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模式的理性思考[J]
.今日科苑,2002,0(8):7-10.
3
成小平.
内蒙古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55-56.
被引量:6
4
石村民.
内蒙古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5):4-7.
被引量:9
5
孙海军,张素蓉,张郭鹏.
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增收模式研究——以廊坊为例[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20(6):40-43.
6
周娟.
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2,14(3):45-47.
7
王俊义.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北方经济,2012(15):30-31.
8
许琼华.
农民增收模式探析——以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为例[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A04):139-142.
9
清华.
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分析[J]
.经济论坛,2010(5):128-130.
10
蔡斌,李改荣.
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内蒙古名优农畜产品追溯平台的一些探讨[J]
.内蒙古统计,2013(4):46-47.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 第04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