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工作:利他主义的社会互动
被引量:
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利他主义——社会工作的精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一样是伦理学的两个县本的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正加利己主又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一样(如中国古代杨朱的利己哲学西方理性主义利己现和极端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同样有不同的存在(表现)形式:奉献式利他与互惠式利他有不同,中国的“差序格局”式人际关系使利他行为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
作者
王思斌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社会工作》
1998年第4期30-32,共3页
China Social Work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利他主义
价值理性
社会互动
行动研究
助人活动
社会行动
经济理性
福利性
价值观念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8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348
1
谭文邦.
国家治理效能实现的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J]
.社会科学家,2021,36(4):20-25.
被引量:7
2
吴杰,刘超.
情绪如何影响人的道德判断[J]
.教育家,2020,0(16):58-59.
被引量:1
3
龚泽鹏.
社会生态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危险与保护因素研究[J]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1):121-147.
被引量:1
4
郭景萍.
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S1):183-189.
被引量:5
5
费梅苹.
社会工作“案主自决”原则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人观谈起[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69-73.
被引量:17
6
刘华丽.
论价值教育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74-79.
被引量:4
7
王新燕.
论社会工作与法律的相互影响关系[J]
.社会工作,2010(16):12-14.
被引量:3
8
王思斌.
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4):59-65.
被引量:25
9
揭扬.
后发展效应与后发展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
.浙江社会科学,1997(3):65-70.
被引量:3
10
李秋零,田薇.
启蒙主义的历史进步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13(2):77-8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5
1
王海燕,张捷.
青年志愿行为动机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协同策略研究——基于“斯密悖论”的阐释[J]
.前沿,2021(2):33-40.
被引量:2
2
杨玲,陈云龙.
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的高校人际安全建设路径探究——以西部S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为例[J]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2):104-126.
3
赵德雷.
试论贫困大学生的他助与自助——团体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大学生援助体系的必要性[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37-41.
被引量:12
4
倪勇.
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31-135.
被引量:18
5
潘绥铭,侯荣庭,高培英.
社会工作伦理准则的本土化探讨[J]
.中州学刊,2012(1):98-102.
被引量:44
6
刘继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前瞻[J]
.社会工作,2012(1):4-10.
被引量:33
7
张波.
本土语境下社会工作本质的探析[J]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2):7-13.
8
李航,陈晓东.
高校社会工作的理论教学及其问题探析[J]
.文教资料,2014(1):160-161.
被引量:2
9
易珈亦.
近年来国内社会工作伦理研究述评[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5):24-31.
被引量:4
10
任文启.
利他使群:社会工作本质的中国表述[J]
.社会建设,2016,3(1):52-59.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165
1
陈宇.
乡镇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的行动逻辑及实现路径[J]
.学术论坛,2023,46(6):97-105.
被引量:3
2
顾筱玮.
冲突与融合:社会组织服务伦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S01):18-20.
被引量:1
3
孙希希,段文杰,王子川.
中国社会工作循证实践与研究综述[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23(1):137-161.
4
陈航.
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研究的热点及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社会福利,2024(6):24-34.
5
巩丽丽.
社会工作教学模式的本土性探讨[J]
.农村青年,2020(2):75-76.
6
王怡.
成为世界公民:海外志愿活动的中国青年参与[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2,3(4):52-65.
7
叶宏.
基于本土化视角的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0(1):1-4.
被引量:2
8
王国渝,马克林.
日常性: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实践取向[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47-54.
被引量:7
9
杨玲,陈云龙.
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的高校人际安全建设路径探究——以西部S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为例[J]
.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2):104-126.
10
肖蓉.
中国传统文化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影响和启示[J]
.山东青年,2019,0(7):181-182.
1
卢守权,赵景华.
西方政府治理模式本土化:逻辑框架与实现路径[J]
.东南学术,2017(2):68-76.
被引量:3
2
养老机构拒之门外[J]
.当代老年,2012(10):8-10.
3
王晓静.
加拿大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15,31(11):92-96.
4
陈绍义,刘昌英.
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J]
.理论探讨,1997(3):93-95.
5
卢金龙.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J]
.理论导报,1994(4):44-44.
6
邓纯东.
共产党员要自觉经受三个严峻考验(三) 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党性锻炼[J]
.党建,1992(3):20-21.
7
樊莉莉.
权力不受约束最易导致干部变坏[J]
.领导科学论坛,2014(7X):12-14.
8
吕企才.
说尊老[J]
.山西老年,2001,0(8):34-35.
9
勾学玲.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破解之策[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6):85-87.
10
王生博.
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研究的演化及发展[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09-211.
被引量:2
中国社会工作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