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中,我曾谈到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其说主要针对比较研究界将中国古代文论名之为诗学的现象。我认为这种命名方式是未加反省的、不妥的、对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是有害的,因为它人为地制造了两者同一的假象,其内在立场是西方中心主义的。
作者
余虹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6年第1期97-102,共6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关键词
西方诗学
不可通约性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学理论》
命名方式
汪师韩
西方中心主义
研究语境
鲁九皋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6
1
曹顺庆,吴兴明.
替换中的失落——从文化转型看古文论转换的学理背景[J]
.文学评论,1999(4):69-80.
被引量:45
2
乐黛云.
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比较文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97(1):138-143.
被引量:18
3
秦海鹰.
关于中西诗学的对话──弗朗索瓦·于连访谈录[J]
.中国比较文学,1996(2):77-87.
被引量:54
4
朱立元.
略论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J]
.天津社会科学,1988(5):75-80.
被引量:8
5
曹顺庆,李思屈.
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J]
.文学评论,1997(4):43-52.
被引量:78
6
北辰.
《老子》在欧洲[J]
.宗教学研究,1997(4):102-106.
被引量:6
7
杨义.
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中国叙事学》导言[J]
.社会科学战线,1996(3):1-16.
被引量:2
8
韦遨宇.
中国古典文论与法国后结构主义[J]
.国外文学,1991(2):198-209.
被引量:3
9
李夫生,曹顺庆.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新视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
.理论与创作,2004(4):8-15.
被引量:15
10
刘绍瑾.
自然:中国古代一个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J]
.文艺研究,2001(2):30-3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4
1
曹顺庆.
异质性与变异性——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J]
.东方丛刊,2009(3):1-15.
被引量:10
2
曹顺庆,王庆.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J]
.当代文坛,2010(3):4-10.
被引量:11
3
文玲.
结构主义文论与中国古典文论的对话研究[J]
.当代文坛,2015(1):17-20.
4
芦思宏.
论中西方文论的他国化与变异[J]
.当代文坛,2018(6):34-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陈士部.
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前主体性还是主体间性[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43-46.
被引量:1
2
庄德雪.
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7):213-214.
3
李明英.
求同与变异:新时期初的现代主义论争[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13-17.
4
李明英.
变异学视域下的新时期初现代主义论争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6):22-27.
5
陈士部.
论“味觉隐喻话语”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77-80.
6
陈士部.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诉求[J]
.湖南社会科学,2012(6):177-181.
7
罗睿,冯源.
文学批评深化与文学理论期刊建设——《当代文坛》三十年论略[J]
.小说评论,2013(1):118-123.
被引量:1
8
曹顺庆,刘衍群.
比较诗学新路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元素[J]
.浙江社会科学,2019(1):127-131.
被引量:14
9
张维娜.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阐释问题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6):48-48.
10
黄立.
今日东学如何西渐——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体系的建构[J]
.当代文坛,2016(2):35-39.
被引量:8
1
闵定庆.
文学沟通中的文体不可通约性——试论日本词学的“他者”声音[J]
.广东社会科学,2003(5):72-77.
被引量:1
2
姜涛.
“村里有个叔叔叫雷锋”[J]
.湖南文学,2008,0(4X):17-19.
被引量:1
3
余虹.
再谈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J]
.思想战线,2005,31(5):116-118.
被引量:12
4
何源,胡镓.
中西比较诗学再思考——以《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为导引[J]
.理论界,2014(6):122-125.
5
曹兴戈.
李商隐《锦瑟》诗旨为“陈情说”探析(下)[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9(10):43-45.
6
胡适.
麻将[J]
.杂文选刊,2012,0(3):58-59.
7
贾美云.
试论非物质文化的不可通约性[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3(3):89-90.
8
张荣翼.
文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实体、想象和体制[J]
.中州学刊,2009(4):228-233.
9
蒋济永.
概念的现象学还原可行吗——以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为剖析案例[J]
.中国比较文学,2001(2):115-120.
10
张新赞.
一只“没有国籍的羊”——沈苇作品的社会学解读[J]
.扬子江(评论),2008(5):41-45.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