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术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大力倡导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派,然而究竟怎样建立学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立和全世界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成形可以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从提出、得到初步拥护到遭遇部分人的反对,其间的论争过程正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术创新的过程。反对"中国学派"提法,其实仍然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做法,其结果是使得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举步维艰,并进而继续处于学科上的"失语"状态。在欧洲,法国学派正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学科意识才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和法国学派的建立,因此,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是完全必要的。中国学派口号的提出并不等于完成了学术创新,还必须找到学术创新的路径。中国学派提出的"跨异质文化"、"跨文明"、"失语症"、"变异学"、"文学的他国化"、"西方文论中国化"等命题正是学术创新的具体路径,也是学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因此,学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既不能排斥西方,也不能排斥中国,要以"我"为主,在现实的基本问题上找到学术创新的基本点,同时,在学术方法上要有创新。正是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全球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创新不仅是对比较文学的贡献,同时,在创新思路、方法和路径上,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上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作者 曹顺庆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08年第1期4-20,共17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37

共引文献75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