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样式齐全,榫合完美”——评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晚清以降,中国遭遇了全方位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在晚清士人看来,'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人心秩序的正当性需要重新论证'。此一变局亦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得以呈现,如清季民初的学者们对中国到底有无'哲学'与'史学'的论争。因为,不论持何种观点,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古代学术从没有编成系统的记载'
作者
卢迎伏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09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刘若愚
中国古代学术
中国古代文论
“语言学转向”
自然之道
文学意义
诗大序
审美经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吴兴明.
迂回作为示意——简论于连对中国文化“意义发展方向”的思索[J]
.文艺理论研究,2007(5):10-18.
被引量:12
2
王晓路.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J]
.文学评论,2005(3):23-30.
被引量:15
3
詹杭伦.
刘若愚及其比较诗学体系[J]
.文艺研究,2005(2):57-63.
被引量:9
4
吴兴明.
比较的悖谬——谈汉语学术语境中的中西比较[J]
.求索,2002(1):109-113.
被引量:5
5
(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商务印书馆,2004.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詹杭伦.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系统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5):33-37.
被引量:1
2
林理彰,祝远德,王晓路.
中国诗学[J]
.东方丛刊,2004(3):21-26.
被引量:3
3
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M].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4
《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封面勒口语.
5
《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2、261页.
6
《权力的眼睛》.严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7
《孙子兵法·计篇》,《十一家注孙子》,第12页.
8
J.L.Austin,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1962,p.116.
9
《毛诗正义》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一,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第271页.
10
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人》,第148页,第147页,第152页,第187页,第195页,第157页,第196页.
共引文献
38
1
肖伟胜.
比较文学的学科间性与变异学理论的开创性意义——从曹顺庆教授的变异学理论说开去[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2(3):214-238.
被引量:1
2
吴攸.
中国之“淡”与西方之“未思”——论弗朗索瓦·于连的“淡”之美学[J]
.外国美学,2019(2):225-242.
3
欧心愉.
浅议地方台防范“爱心报道”负面效应——以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为例分析[J]
.东南传播,2013(8):64-67.
4
刘丽,许祖华.
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的意象体系——鲁迅诗歌意象的类型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1):82-86.
被引量:1
5
吴兴明.
“迂回”与“对视”——弗朗索瓦·于连中西比较的路径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7):56-61.
被引量:6
6
王颖岚.
将思想拉向远方 迂回的反观自身——小析《迂回与进入》[J]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4):41-44.
7
王超.
思想的未被思想之物——论于连的“无关性”作为一种意义谋略的价值论域[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4):379-385.
被引量:4
8
张耀南.
明末以降中外学者“以中化西”之努力[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2):89-95.
被引量:2
9
王晓路,黄宗泰.
中国和美国:语言、文化与差异的价值[J]
.文艺研究,2009(9):65-72.
被引量:1
10
黄立.
跨文化视野中的刘若愚词学理论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9):184-1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李玉华.
论刘若愚“形上理论”的综合性[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9):142-143.
被引量:1
2
杨乃乔.
路径与窗口——论刘若愚及在美国学界崛起的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5):67-76.
被引量:7
3
徐志啸.
叶维廉中西诗学研究论析[J]
.社会科学,2008(10):140-149.
被引量:3
4
徐志啸.
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论[J]
.晋阳学刊,2009(1):97-102.
被引量:3
5
曹顺庆,杨一铎.
立足异质 融会古今--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综述[J]
.社会科学研究,2009(3):166-174.
被引量:13
6
刘亚律.
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若干策略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4):112-117.
被引量:4
7
何圣伦.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民族性”问题——读代迅《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J]
.文艺评论,2009(4):73-74.
被引量:1
8
黄立.
跨文化视野中的刘若愚词学理论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9):184-187.
被引量:2
9
张立群,张晓明.
“历史整体性”与中西诗学的汇通——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理论研究[J]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2):42-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石素真.
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研究[J]
.山花(下半月),2012(6):161-16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任媛媛.
试论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67-68.
2
陈芳.
现代文学中古代诗歌的应用探析[J]
.北方文学(中),2015,0(1):24-24.
3
杨霞.
妙用古诗词写作增光彩[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18):63-64.
1
卷首语[J]
.诗刊,1993,0(10):1-1.
2
郭殿忱,陈劲松.
论《文选》之序体[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2-26.
被引量:5
3
刘成学.
“妃呼狶”──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民歌专用词[J]
.贵州文史丛刊,1994(5):94-95.
4
高文翔.
诗歌读写二题[J]
.时代文学,2009(6):14-15.
5
章颜.
中国古典诗学的“理论旅行”——以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为例[J]
.文艺争鸣,2012(9):33-37.
6
吴芳.
从《诗大序》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2):180-180.
7
黄东成.
真情·诗美[J]
.诗刊,1990,0(5):56-57.
8
贺严.
论清代唐诗选本之集大成特征[J]
.社科纵横,2010,25(11):77-81.
被引量:1
9
傅亮.
从经学传统看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193-193.
被引量:1
10
张生奕.
从言志抒情到因情立格——浅论《谈艺录》对《诗大序》的继承与发展[J]
.消费导刊,2007,0(7):180-180.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