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关注"汶川地震"后的文化重建,由此分析华夏源流中对于灾难记忆的文化传统,提出并对比分别以"粉饰太平"和"忧患人生"为特征的两条对立路线,其中特别考察和描述了以"地震博物馆"及"遗址公园"等为载体的一系列灾后重现对于四川灾情的整体表述和传承。文章目的在于借此探讨"多难兴邦"及"居安思危"这类的文化认知与记忆,何以在华夏源流的历史传承中成为可能。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0年第1期2-17,共16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2010年四川大学文化人类学课题<地震灾难与文化传统>的部分成果
同时也受四川大学2009年度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文学比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