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2期1-13,共13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9
-
1庞中英.欧亚大陆:21世纪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评介布热津斯基新著《大棋局》[J].战略与管理,1997(6):68-76. 被引量:6
-
2庞中英.国际关系中的软力量及其它──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注定领导》[J].战略与管理,1997(2):49-51. 被引量:27
-
3时殷弘.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战略与管理,1995(5):1-3. 被引量:30
-
4(美)E.拉兹洛(Laszlo,E.)著,李吟波等.决定命运的选择[M]三联书店,1997.
-
5梅孜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M]时事出版社,1996.
-
6王邦佐,桑玉成.世界走向新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
7杜攻.转换中的世界格局[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
8(英)欣斯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
9[美]爱·麦·伯恩斯(E·M·Burns) 著,曾炳钧.当代世界政治理论[M]商务印书馆,1983.
共引文献60
-
1门洪华.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J].国际政治研究,1999,20(1):22-32. 被引量:6
-
2时殷弘.旧欧洲的衰颓──论两战之间的英法外交与国际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6):8-16. 被引量:8
-
3许纪霖.中国凭什么统治世界?[J].文化纵横,2010(3):18-25. 被引量:8
-
4门洪华.如何进行大战略研究——兼论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意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4,25(4):33-45. 被引量:7
-
5朱峰.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J].国际论坛,2002,4(2):56-62. 被引量:16
-
6金威.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看安全观的变化[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4):10-14. 被引量:8
-
7贺颖,周际翔,项玫.浅析国家“软权力”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2):5-8. 被引量:9
-
8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兰州学刊,2005(3):19-22. 被引量:7
-
9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3):46-50. 被引量:1
-
10李迎春.中国崛起之软权力塑造战略[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8(1):7-1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45
-
1高恒.多极化世界需要树立新安全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1):22-27. 被引量:6
-
2周平.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1(2):76-82. 被引量:42
-
3何方.记李一氓同志的为人和他的几个重要观点[J].百年潮,2001(5):20-29. 被引量:2
-
4刘作奎.中国占领军缘何没去日本[J].报刊荟萃,2002(12):13-15. 被引量:1
-
5郑安光.民主和平论及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影响[J].美国研究,1999,13(2):31-51. 被引量:11
-
6任东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国际体制理论[J].欧洲研究,1999,20(2):26-34. 被引量:6
-
7苏长和.重新定义国际制度[J].欧洲研究,1999,20(6):22-27. 被引量:16
-
8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51-56. 被引量:42
-
9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J].政治学研究,1998(3):53-58. 被引量:43
-
10纪玉祥.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兼及考察全球化的方法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6):15-2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16
-
1门洪华.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J].国际政治研究,2001,22(3):9-15. 被引量:2
-
2马坤,陈晓兵.“和平—安全—正义”三阶外交理论的历史价值探析[J].求实,2004(9):75-78. 被引量:1
-
3潘国华,王立勇.对冷战后中国外交新战略的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1,22(1):5-11.
-
4马坤.战争正义:一种制度性的分析框架[J].长白学刊,2005(3):33-36.
-
5黄光耀.宏观视域中的全球化——全球化若干重要问题研究评述[J].学海,2005(3):161-168.
-
6唐永胜.中国国际角色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6(10):52-59. 被引量:10
-
7随新民.从外交哲学视角理解“和谐世界”理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1):65-70. 被引量:3
-
8张志洲.在崛起背景下构建中国自己的外交哲学[J].国际论坛,2007,9(1):26-31. 被引量:9
-
9徐君.公民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街政改革的启示[J].学海,2007(3):130-137. 被引量:7
-
10胡振宇,龙隆,曹钟雄.从国家视角看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价值[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6):85-89.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55
-
1汪伟全,刘佳宁.公民参与:环境类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新策略[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2):109-122. 被引量:1
-
2刘冰玉,冯翀.建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的规制模式探究[J].国际政治研究,2021(2):92-117. 被引量:4
-
3胡爱敏.论国际制度视野中世界和平的构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1):86-89.
-
4帅学明,童晓霞.政府治理模式新探[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4):26-31. 被引量:2
-
5康欣.外交哲学概念刍议[J].学习月刊,2008(6). 被引量:1
-
6张润.中美新冷战何以能够避免:一个建构主义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37-40. 被引量:2
-
7唐永胜,佟明翔.结构型战略能力与中国国家安全[J].国际观察,2007(1):37-42. 被引量:3
-
8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理由与国家利益的调整——从国际制度合作理论角度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28(5):73-83. 被引量:2
-
9郝继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与主要途径——学习十七大报告有关论述的一点体会[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6):39-41. 被引量:2
-
10范强威,王雪冬.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研究前沿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1):60-66. 被引量:1
-
1张睿壮.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外交哲学?──评“世界新秩序与新兴大国的历史抉择”[J].战略与管理,1999(1):54-67. 被引量:13
-
2徐青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抉择[J].社会科学战线,1989(2):20-25.
-
3侯晓莉.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结[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8):28-29.
-
4包青松崔景辉.准格尔汗国策妄阿喇布坦的历史抉择[J].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4(1):15-18.
-
5马保奉.新中国迎宾礼仪改革始末[J].党建文汇(上半月),2015,0(9):51-51.
-
6面试后的小“策略”[J].成才与就业,2003(14):52-53.
-
7张文贤.公有制的变异与复归——兼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抉择》[J].社会科学战线,1990(1):16-22. 被引量:1
-
8张曙光.历史决定论与历史抉择论[J].学术月刊,1987,19(1):34-39. 被引量:4
-
9喻希来,吴紫辰.外交哲学中的人类道德──答张睿壮先生[J].战略与管理,1999(2):94-99. 被引量:5
-
10谢本书.救亡道路的历史抉择[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8(4):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