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2期69-72,共4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68
-
1钟伟.我们再也回不去了[J].南风窗,2002(2):14-15. 被引量:4
-
2闫星,赵伯飞.我国现阶段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1):17-21. 被引量:1
-
3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9-76. 被引量:129
-
4王小军,萧楼.中国共产党政治资源流失问题的可能性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3):63-68. 被引量:7
-
5华学成.论政治稳定[J].江苏社会科学,1999(6):177-181. 被引量:11
-
6常桂祥.政治稳定:静态与动态的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7(1):8-12. 被引量:4
-
7唐兴霖,李新春.我国转型时期行政管理的“二元”形态与国企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1997(9):34-36. 被引量:2
-
8江泽民.关于讲政治[J].求是,1996(13):2-4. 被引量:54
-
9杨志祥,刘剑君.论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机制[J].政治与法律,1996(4):11-14. 被引量:8
-
10吴志成.关于政治稳定理论的几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1):105-11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15
-
1唐兴霖.试论“二元行政形态”的转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12(4):12-15.
-
2黄清吉.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影响政治稳定变量的系统分析——兼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维持政治稳定的实践进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5(6):12-16. 被引量:1
-
3万华炜.当代中国学者关于政治稳定机制的主张及其评述[J].改革与战略,2007,23(7):144-147.
-
4杜胜利.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关联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3):44-47.
-
5杜胜利.农村利益分化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6):116-119. 被引量:4
-
6左宏愿.国内政治稳定理论研究述评[J].宁夏党校学报,2010,12(1):44-48.
-
7李永洪.从成本考量的视角看人类对民主政体的理性选择[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40. 被引量:1
-
8卢钢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J].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79-82. 被引量:2
-
9丁长艳.权力结构转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维度与条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55-58.
-
10曹峰,邵东珂,李贺楼,彭宗超,薛澜.我国社会稳定风险治理的评估框架与方法——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环境—行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4):184-20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46
-
1戚晨,张海波.中国公共管理语境中的风险治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J].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0(2):53-75.
-
2张书林.党的建设视阈下的社会稳定研究综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2):75-80.
-
3何增科.渐进政治改革与民主的转型(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1-5. 被引量:12
-
4但卫华.制革常见科技问题解答(1)[J].西部皮革,2005,27(2):46-49.
-
5孙开红.论当代中国政府权力社会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2):49-52. 被引量:2
-
6孙开红.论当代中国政府权力社会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1):7-9.
-
7张玉芳,施雪华.加入WTO对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负向影响及其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6):71-75.
-
8熊光清.论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J].社会科学研究,2006(1):80-83. 被引量:14
-
9黄生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探析[J].兰州学刊,2007(10):31-34. 被引量:5
-
10聂杜娟.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资源的历史嬗变[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47-48.
-
1吕洁琼.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思考及未来展望[J].青年时代,2016,0(9):77-77. 被引量:1
-
2宋立会.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之构建[J].河北法学,2008,26(3):47-50. 被引量:3
-
3何筠.现代社会保障功能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5(3):35-40. 被引量:1
-
4鲁品越.社会凝聚力简论[J].社会学研究,1992(2):91-95. 被引量:4
-
5孙晓刚.东亚模式的历史分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0-35.
-
6尹保云.结构调整与体制变革的关系──巴西与韩国的比较[J].战略与管理,1997(4):63-69.
-
7王桂新.中日两国人口分布、迁移与城市化之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2):110-117. 被引量:10
-
8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刘秀兰.完善河北省农村社保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6):31-33.
-
9应祖国.驳“中国是封建的社会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26-30.
-
10韩留富.社会保障与政治稳定[J].学习论坛,1998,14(12):23-2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