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江和澜沧江-湄公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研究
被引量:1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3期101-107,共7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6
-
1余暜雕,蔡旭阳,卢丽.成长三角:理论与现实——图们江与湄公河地区“成长三角”开发实践的比较[J].东北亚论坛,1999,8(4):1-6. 被引量:9
-
2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J].东北亚论坛,2005,14(3):90-94. 被引量:54
-
3朱显平,李天籽.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J].东北亚论坛,2008,17(5):3-7. 被引量:16
-
4庞效民.区域集团化发展实践的基本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2):40-49. 被引量:2
-
5胡志丁,骆华松,熊理然,张伟.次区域合作研究方向的变迁及其重新审视[J].人文地理,2011,26(1):61-65. 被引量:5
-
6魏燕慎.魏燕慎:亚洲经济在动荡和调整中前进[J].世界知识,1998(1):26-27. 被引量:1
-
1宇妍.印度看电视和计划生育[J].今日民航,2009(8):14-14.
-
2郑信哲.朝鲜族人口流动及其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满族研究,1998(4):74-85. 被引量:3
-
3李东进.联合国管理:图们江开发模式的一种选择[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6(4):20-25. 被引量:1
-
4瑞升.澜沧江—湄公河给中国带来的喜与忧[J].社会观察,2007(11):15-16.
-
5幸福指数,中国排名前进10位[J].时代经贸,2005,3(9):11-11.
-
6尹豪.21世纪全球人口与发展[J].人口学刊,2001,23(1):8-13. 被引量:3
-
7俞庆仁.论流动人口的成因、影响及管理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1995(4):89-92. 被引量:2
-
8贺圣达.突破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现有框架的创举——论中国参加澜沧江—湄公河开发国际合作的意义[J].东南亚南亚研究,1993,0(3):1-7. 被引量:2
-
9小城镇就业促进项目实施城市确定[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1(12):31-31.
-
10时浩.如何理解以人为本[J].社区,2001(10):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