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4期38-47,共10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2
-
1张骏.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1999(7):19-31. 被引量:7
-
2谈儒勇,丁桂菊.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5):40-46. 被引量:26
-
3雷达,于春海.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5(47):40-40. 被引量:6
-
4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J].经济研究,2005,40(8):32-43. 被引量:18
-
5李华民.寡头均衡、绩效改善与金融稳定——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政策取向[J].金融研究,2005(8):23-36. 被引量:41
-
6李华民.国家退出、约束硬化与微观效率增进——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困境的一种描述与求解[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20(6):3-14. 被引量:7
-
7金雪军,张雪芳,李红坤.国际游资流入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机制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2):112-121. 被引量:15
-
8艾洪德,张羽.外资引进战略与中国银行业改革:效率与稳定的权衡[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21(4):3-12. 被引量:6
-
9王建.即将到来的美元危机[J].战略与管理,1998,(4).
-
10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金融稳健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3):1-12. 被引量:5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傅强,张小波.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1(3):30-44. 被引量:11
-
2陈长民.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0X):92-93. 被引量:1
-
3李湛.金融开放、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改进[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23(1):54-59. 被引量:2
-
4李健旋,裴平.“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9(1):90-91. 被引量:3
-
5张丽,吕康银.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9(3):61-63. 被引量:28
-
6李华民,刘芬华,唐松,赵丹妮.金融危机下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困局与破解——“一个信用集群视角下的江门市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例析[J].中国软科学,2010(2):107-115. 被引量:17
-
7周琪.外源性金融风险产生的背景和原因[J].亚太经济,2010(2):30-33. 被引量:3
-
8王育才,贺志亮.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的法学思考[J].经济师,2010(9):81-82.
-
9傅强,张小波.中国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J].金融论坛,2011,16(8):3-11. 被引量:2
-
10张小波,傅强.中国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J].上海金融,2011(8):77-83. 被引量:1
-
1丁元竹.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应对经济危机[J].读书,2009(1):11-18. 被引量:9
-
2林丽.走向成功的诀窍[J].世界文化,1999,0(4):5-5.
-
3季蕊(译者).默塞德:一座被人遗弃的废城[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9(8):58-58.
-
4方冠晴.合法的小偷[J].新智慧,2009(5).
-
5尹娟.夫妻俩谁当购房“主贷人”[J].理财周刊,2005(4):52-53.
-
6孙士海.未来印度经济呈乐观发展趋势[J].当代亚太,2009(1):38-39. 被引量:1
-
7洪葭管.整理金融史料的初步体会[J].学术月刊,1963,7(7):33-35.
-
8傅惟慈.牌戏人生[J].书摘,2009(1):105-106.
-
9邹小燕.浅谈国际银团贷款[J].世界知识,1989(17):24-25.
-
10东北:人口十年间净流出180万人[J].党课,2015,0(24):5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