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
被引量: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盛洪一.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民族主义是指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因生理或文化方面的特征而达成的一种身份的共识,而天下主义则是对整个人类的认同。从借奔论角度看,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策略;从经济学角度看,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各会达成...
作者
盛洪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1期14-19,共6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天下主义
现代民族国家
自由贸易
文化策略
其它民族
近代以来
“民族主义”
战国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5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05
参考文献
2
1
《太平洋学报》2006年订阅单[J]太平洋学报,2005(05).
2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 著,荀春生等.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同被引文献
465
1
任晓.
研究和理解中国的国际责任[J]
.社会科学,2007(12):24-27.
被引量:11
2
刘飞涛.
权力、责任与大国认同——兼论中国应对国际社会责任的应有态度[J]
.太平洋学报,2004,12(12):25-32.
被引量:6
3
王忠梓.
略论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嬗变[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12-16.
被引量:3
4
江河.
蒙古 大国利益较量的热点[J]
.金秋,2007(5):19-20.
被引量:1
5
高全喜.
文化政治与现代性问题之真伪——兼评张旭东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
.博览群书,2006(10):30-37.
被引量:4
6
汪丁丁.
世界公民与天下主义[J]
.IT经理世界,2008(8):103-103.
被引量:1
7
程亚文.
走向“天下主义”? 读罗素:《中国问题》[J]
.博览群书,2001(3):49-50.
被引量:1
8
王尧.
唐蕃会盟碑疏释[J]
.历史研究,1980(4):93-108.
被引量:24
9
范文澜.
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J]
.历史研究,1954(3):15-25.
被引量:61
10
李义虎.
论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J]
.教学与研究,1999(5):66-7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4
1
刘雅君.
普遍政治秩序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话语重构——以贡献制的体制功能为线索[J]
.社会科学,2021(6):150-160.
被引量:5
2
王明进.
东方智慧中的世界主义——中国追求什么样的新型大国关系[J]
.学术前沿,2013(12):64-73.
被引量:4
3
宋植友,刘承华.
从事实性认同到建构性认同——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的反思[J]
.安徽史学,2002(2):73-76.
被引量:5
4
边昭江.
当前中国一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述评[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3):29-31.
5
王润斌,李慧林,熊晓正.
民族主义演进与奥林匹克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25-30.
被引量:2
6
王润斌,李慧林,熊晓正.
民族主义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J]
.体育学刊,2007,14(6):110-113.
被引量:6
7
江西元.
从新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理念选择及其实践意义[J]
.当代亚太,2007(12):20-27.
被引量:2
8
李宝俊,李志永.
“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一项比较分析[J]
.教学与研究,2008(6):79-85.
被引量:5
9
陈晓律.
欧洲民族主义的迷思[J]
.史学集刊,2008(4):51-60.
被引量:4
10
朱苏力.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J]
.天涯,2004,0(5):161-174.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05
1
唐爱军.
新现代性初探——关于中国道路的解释框架[J]
.浙江学刊,2021(4):24-34.
被引量:15
2
王金良,叶文杰.
王道世界主义——对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J]
.中国政治学,2023(4):119-139.
3
辛明静.
社会记忆的生成与书写:东京奥运会的体育叙事与身体表达[J]
.体育视野,2021(24):1-3.
4
许弘智,柳建坤.
社会转型与知识生产——对改革以来中国“社会不平等”议题的知识社会学分析[J]
.中国研究,2022(1):204-229.
5
胡中华,吴帅帅.
社会正义视域下碳排放权初始额度分配规则之选择[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1):59-71.
被引量:1
6
宋敏,孙英会.
公民社会维度下的中国网络政治结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1-24.
被引量:3
7
刘卫先.
环境正义新探——以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局限性和环境保护为视角[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2):312-322.
被引量:3
8
张宇.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2010年)[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3-64.
被引量:6
9
刘聪,张铭.
公共知识分子热与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J]
.学术评论,2013(2):36-42.
被引量:1
10
田秋生.
传媒中的公共知识分子现象[J]
.当代传播,2005(1):18-19.
被引量:4
1
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J]
.语文学习,2015,0(3):86-86.
2
何家栋.
文化不自觉的典型文本──评盛洪《为万世开太平》[J]
.战略与管理,1997(5):43-49.
被引量:3
3
汪乾.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57-59.
4
罗福惠.
民族文化古今二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3(2):1-7.
5
张锐.
内涵生成与价值演替:变局中的民族主义及其建构[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8):22-25.
6
石中.
文明的比较只能是一种参考[J]
.战略与管理,1996(2):98-100.
7
闵长虹.
“他者”视角下的中华民族精神[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8(1):67-69.
8
胡涤非.
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起源及其表现形态[J]
.晋阳学刊,2004(2):80-84.
被引量:1
9
编辑手记[J]
.战略与管理,1996(2):121-121.
10
陈玉屏.
对“民族国家”和“国族”问题的理论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1):25-32.
被引量:4
战略与管理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