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0年第3期125-126,共2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同被引文献11
-
1张晓华.从佛教景教传播中国的成与败看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若干理论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9(4):60-70. 被引量:15
-
2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7(1):219-244. 被引量:12
-
3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4):570-576. 被引量:34
-
4邸永君.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6):80-82. 被引量:5
-
5尚永琪.北朝胡人与佛教的传播[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2):135-142. 被引量:8
-
6李彦亮.跨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J].科学社会主义,2006(2):70-73. 被引量:46
-
7王红蕾.缘起与本根:佛教与道教宇宙观的冲突与调和——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齐物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7(4):29-32. 被引量:4
-
8种海峰.简论跨文化传播与冲突的四个规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6):149-152. 被引量:10
-
9陈汝东.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全球修辞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3):84-94. 被引量:16
-
10李礼,李超民.论中西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及成因[J].求实,2015(12):56-6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5
-
1季为民,李斌.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发展与再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6):33-41. 被引量:6
-
2陆国亮.交际与传播之争:“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在华理论旅行[J].新闻界,2021(10):77-87. 被引量:9
-
3谢清果,王皓然.中国传播学的“中年危机”与华夏传播研究的球土化展望(2017-2021)[J].国际新闻界,2022,44(1):61-80. 被引量:12
-
4姬德强,邹宇.国际传播的情感结构与干预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10):52-59. 被引量:10
-
5孟红淼.山西地域佛寺建筑与文化融合的装饰艺术研究[J].山西建筑,2024,50(15):15-17.
-
1肖居孝,彭绪铭.试论朱熹的援佛入儒[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5):21-23.
-
2王作伟.大众文化发展之美学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64-65.
-
3王辉.试论科学发展观生态价值的理论基础[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10):229-230.
-
4安秀明,张荣山.浅析儒家思想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55-56. 被引量:2
-
5郭志平.关于老子其人[J].科学24小时,2010(5):29-30.
-
6罗丽榕.对《孝经》中“五等之孝”的辩证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8-20.
-
7李军时.从文化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求实,2016(12):17-25. 被引量:4
-
8干静枫,钟亮.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12):207-207. 被引量:1
-
9王志捷.老子、庄子人生哲学的新启示[J].新视野,2013(2):112-116. 被引量:1
-
10高铭仁,王存金,孙卓廷,张桂芝.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整合[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