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Ⅲ)——第十一章 催化剂结构及其表面吸附分子行为的固体核磁共振表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30多年来高分辨核磁共振已经成为研究分子结构及动念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一成熟的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它只能适用于液体样品。许多情况最感兴趣的是固体样品在其原来状态下的信息。像界面现象和多相催化体系的研究就是要得到结合在固体表面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信息。尽管宽谱线核磁共振技术从核磁共振开始发展时就为一些固体物理学家所重视。
作者
杜有如
杨瑞华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
南开大学化学系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718-731,共14页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关键词
多相催化
催化剂
结构
固体核磁共振
分类号
O643.322 [理学—物理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兆龙,陶薇薇.
硅藻土在精细化工产品中的应用现状[J]
.非金属矿,1993(1):31-34.
被引量:8
2
何宏平,胡澄,郭九皋,张惠芬.
高岭石及其热处理产物的^(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J]
.科学通报,1993,38(6):570-572.
被引量:19
3
杨雅秀,苏昭冰,陈正国.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法定量研究(上)[J]
.建材地质,1994(4):28-34.
被引量:13
4
郭九皋.
固体高分辨核磁技术及其在矿物学中的应用[J]
.地质地球化学,1989(1):36-41.
被引量:3
5
冯璜,张惠芬,王辅亚.
雷州半岛硅藻土中的硅藻及其化学成分[J]
.矿物学报,1995,15(1):29-35.
被引量:15
6
陈星綵,沈绥,赵杏媛.
应用^(29)Si和^(27)AlMASNMR谱研究粘土结构[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4):70-74.
被引量:4
7
杨宇翔,吴介达,王鹏,陈荣三,戴安邦.
硅藻土表面酸性质的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1996,12(4):356-361.
被引量:11
8
邓风 岳勇 等.催化研究中的原位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10-328.
9
薛志元 戴森林 等.催化研究中的原位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86-294.
10
Keeler D A,15th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8年,48页
引证文献
2
1
韩秀文,张维萍,包信和.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原位MASNMR方法(下)[J]
.石油化工,2000,29(12):955-963.
2
袁鹏,吴大清,翁维正,何国伟,陈丽江,王德强.
硅藻土表面酸位及其来源探讨[J]
.矿物学报,2001,21(3):431-434.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邵怀启,钟顺和.
挤出成型法制备莫来石-硅藻土陶瓷膜管的研究[J]
.硅酸盐通报,2004,23(4):25-28.
被引量:3
2
赵振华,蒋新,王芳,卞永荣,郜红建,夏立玲.
八种柱填料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纯化预处理[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6):700-704.
被引量:3
3
杨志军,韦彩慧,葛云,彭明生,苏育炜,李红中,周永章.
粤西徐闻九亩硅藻土热处理前后结构的变化及对Zn^(2+)吸附性能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3):107-111.
被引量:4
4
杨志军,葛云,韦彩慧,彭明生,苏育炜,李红中,周永章.
粤西徐闻九亩硅藻土对水体中Zn^(2+)的吸附实验研究[J]
.矿产与地质,2007,21(2):210-213.
被引量:3
5
罗智文,陈琳,莫小平.
硅藻土的吸附机理和研究现状[J]
.内江科技,2008,29(9):110-110.
被引量:29
6
刘海珍,任俊杰,付晓.
几种非金属矿物的环境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150-152.
被引量:3
7
李广亮,徐乾坤,丁倩倩.
硅藻土与无机絮凝剂复配吸附处理焦化废水[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4):302-304.
被引量:7
8
罗智文,袁东,耿安锋,陈琳,莫小平.
改性硅藻土提高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10-16411.
被引量:11
9
李雅婕.
硅藻土对废水中氨氮的吸附影响因素研究[J]
.广东化工,2011,38(3):82-83.
被引量:8
10
李红莲,邱如斌,卢廷万.
印染废水的复配型脱色剂深度处理[J]
.印染,2014,40(6):30-31.
被引量:10
1
吴念祖.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Ⅲ)——第三章 光电子能谱中的化学态鉴定[J]
.石油化工,1990,19(12):846-855.
被引量:1
2
桂琳琳,周宇.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Ⅴ) 第五章 二次离子质谱与多相催化研究[J]
.石油化工,1991,20(2):137-145.
被引量:1
3
白春礼,郭军.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Ⅷ)——第十四章STM在多相催化表面研究中的应用(上)[J]
.石油化工,1992,21(3):206-215.
被引量:2
4
白春礼,郭军.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Ⅸ)——第十四章 STM在多相催化表面研究中的应用(下)[J]
.石油化工,1992,21(4):279-285.
5
王其武.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Ⅰ) 序言[J]
.石油化工,1990,19(10):712-712.
被引量:1
6
邓景发,王怀明.
第一章 俄歇能谱在表面催化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化工,1990,19(10):713-713.
7
李灿,辛勤.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ⅩⅣ)——第十二章 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表面吸附态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上)[J]
.石油化工,1991,20(11):801-810.
被引量:1
8
董树忠.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Ⅱ)——第二章 低能电子衍射及其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J]
.石油化工,1990,19(11):778-788.
9
席光康.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Ⅷ)——第七章 分子束-表面散射在多相催化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上)[J]
.石油化工,1991,20(5):360-366.
被引量:2
10
席光康.
近代物理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应用(Ⅸ)——第七章 分子束表面散射在多相催化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下)[J]
.石油化工,1991,20(6):432-440.
被引量:1
石油化工
199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