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高新区聚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Analyses and Comments on the Clustering of Chinese High-tech District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高新技术园区的空间规模、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开发效益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对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结论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上海高新区紧随其后,全国相当部分高新区各自都有特点,但有些高新区尚不具备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本条件。1996年和1999年的数据分析表明,53个高新区都有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不同,造成相对位置的变化,北京、上海等33个高新区经济、科技发展持平。
作者 周伟林 桂秋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3期37-42,共6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1989-1999)。
  • 2《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制、国家统计局批准的火炬计划统计报表之一。目的是为了加强火炬计划的管理,了解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其统计范围包括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批准入区的具有独立核算法人资格的从事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品生产、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型的企业。
  • 3经过对数据的比较,我们选择把高新区分为四大类,进行聚类分析,并自动生成了四类聚类中心。所谓聚类中心,即该类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样本,体现了该类的总体特征。

同被引文献58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