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远离尘嚣》与《圣经》原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哈代小说《远离尘嚣》中的男女主人公与两个《圣经》原型人物之间的比较与分析 ,展现了小说中双方各自所代表的基督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且 ,哈代在创作当中对《圣经》原型进行借用与重塑的同时 。
作者
马弦
刘飞兵
机构地区
长沙电力学院
湘潭大学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14-116,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关键词
《远离尘嚣》
《圣经》
芭思希芭形象
哈代
小说
英国
人物原型
伽百列形象
精神冲突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B971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1
金琼.
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104-108.
被引量:14
2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2.96,20,21.
3
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第四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问自己的屋子[M].北京:三联店,1989.
5
Maureen E.Mahon. Thomas Hardy' s Novel A Study Guide.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83:92.
6
胨熹宇.哈代创作论集[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14.
7
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8
(英)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9
Hardy,Thomas.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10
哈代.远离尘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引证文献
4
1
郭云仙.
无奈的回归——评哈代《远离尘嚣》中的巴丝谢芭[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80-81.
被引量:3
2
王楚韵.
从芭丝谢芭的成熟过程看哈代的女性主义意识[J]
.现代交际,2012(10):74-75.
3
尹莹.
《远离尘嚣》中的集体无意识[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46-48.
被引量:1
4
唐鹏.
《远离尘嚣》与圣经[J]
.科技信息,2013(20):152-1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雪梅.
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的“归隐”主题之比较[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3):77-79.
2
李雪梅.
血的洗礼:论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中巴丝谢芭的顿悟[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9):150-152.
被引量:7
3
荀志华.
从《远离尘嚣》看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3):74-77.
4
高楚君.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Uncertain Factors i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ed[J]
.海外英语,2018(2):163-164.
5
李婧.
《远离尘嚣》的悲剧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1Z):83-84.
被引量:1
1
何铿.
人的归属和人的悲剧——奥尼尔《天边外》和《毛猿》述评[J]
.鹭江大学学报,1995(3):48-50.
被引量:3
2
王海生.
“雨王”和“画家”——汉德森和思特里克兰德形象比较谈[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8,19(4):74-76.
3
黄发有.
文学与年龄:60后到90后[J]
.快乐阅读(中旬刊),2013(1):80-80.
4
杜芳芳.
劳伦斯三部曲的宗教观演变[J]
.晋阳学刊,2006(1):124-125.
5
郭晶.
从女性书写看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精神冲突[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24(5):80-82.
6
郭晶.
从女性书写看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精神冲突[J]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14-16.
被引量:1
7
张琳琳.
从《玫瑰门》到《大浴女》——铁凝小说女性形象与意识的比较与分析[J]
.青春岁月,2013,0(6):49-49.
8
李露.
从《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探究黛玉悲剧命运[J]
.文学教育,2014(15):58-59.
被引量:1
9
陈连锦,艾晶.
论张炜创作心态的矛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3):15-17.
被引量:1
10
马弦.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1):76-80.
被引量:30
湖南社会科学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