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正负效应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到传统产业的改造,网络对社会生产的渗透日益深入;从了解时事动态到休闲娱乐及网上购物等,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当代的青年,他们是“科技哺育的一代”.是拥有最新知识技能的群体。
作者
令狐昌芹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68-70,共3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信息网络
青年社会化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学习能力
社会交往
思维
网络道德素质
心理
道德意识
分类号
G77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1
乔虹,贾琳.
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51-54.
被引量:25
2
陈华.
青年文化:青年社会化的新视角[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7(4):20-23.
被引量:5
3
王卫.
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J]
.青年研究,1999(12):10-14.
被引量:71
4
吴鲁平.
双向互动中的沿承与更新——青年社会化与社会青年化[J]
.中国青年研究,1990(4):36-38.
被引量:7
5
苏颂兴.
青年“充权”理论与自我实现——2004年海外青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J]
.青年研究,2005(1):1-7.
被引量:25
6
杜兴义.
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应有的思考与做法[J]
.教学研究,2001,24(1):11-13.
被引量:9
7
谷迎春.论“自我”-青年社会化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4):121.
8
马斯洛.人性能到达的境界[M].林方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87.
9
卢泓,徐光芳.
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动力机制探析[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6):44-46.
被引量:4
10
王慧博.
青年社会化转型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9(4):44-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黄玉.
扶正驱邪:青少年网络环境建设的新思路[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123-125.
2
刘志勇.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85-8886.
被引量:1
3
黄蜺,郝亚芬.
网络传播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
.新闻知识,2009(2):72-73.
被引量:5
4
窦文阳.
试论网络对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244-244.
5
王大春,高军.
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的自我实现[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3):100-102.
被引量:5
6
戴秀丽.
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预防对策[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1):37-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蔡元玲.
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网络文化环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147-148.
2
霍鑫.
青年、网络及其未来——从两件网络事件谈起[J]
.北方文学(下),2011(2):157-158.
3
赵菊连,曾羽,吴萌萌.
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研究综述[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74-77.
被引量:1
4
李欣.
在大学生群体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763-1764.
被引量:1
5
尹晨祖.
网络传播视域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3(11):71-72.
6
韦园园.
探析新时代青年受众心理之自我诉求——以青年导演电影的崛起为视角[J]
.东南传播,2015(3):41-43.
7
张林.
“微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嬗变及规制[J]
.理论导刊,2015(11):8-11.
被引量:2
8
张林.
“微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嬗变及规制[J]
.当代青年研究,2016(1):22-27.
被引量:11
9
张波,卫甜甜.
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意蕴辨析——兼谈青年价值观的促成与宣导[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5):32-37.
被引量:3
10
江虹,林滨.
新部落与青年“重嵌”社会的理路探索[J]
.中国青年研究,2017(11):35-41.
被引量:8
1
刘小云.
大众传媒与青年社会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B06):212-213.
被引量:2
2
刘永富.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2):144-144.
3
刘广东.
论青年社会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4):78-79.
被引量:1
4
赵慧臣.
自我教育视角下中小学网络德育目标解析[J]
.小学德育,2006(17):10-11.
5
俞声弟.
网络英语,主宰未来的金钥匙[J]
.信息技术教育,2004(4):12-12.
6
张天兆,国维瑾.
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摭谈[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6(2):26-26.
7
周俊.
略论学校目标管理的正负效应及其优化措施[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0(11):9-11.
被引量:11
8
王生兵.
因财施教的正负效应[J]
.学校管理,2001(5):23-23.
9
张丽萍.
表扬的正负效应刍议[J]
.中学教育,2000(2):44-45.
10
方万青.
重视网络文化建设 锻造网络道德素质[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1):150-151.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